全球报道:侯宝林关门弟子 师胜杰老师去世 一生无愧 人民艺术家 五字

   2018-09-29 腾讯网1210
核心提示:原标题:侯宝林关门弟子 师胜杰老师去世 一生无愧 人民艺术家 五字2018年9月28日,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老师不幸离世。回想师胜

原标题:侯宝林关门弟子 师胜杰老师去世 一生无愧 人民艺术家 五字

2018年9月28日,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老师不幸离世。

回想师胜杰老师的一生,唯有好听的相声,再无别的杂质。

他出生艺术世家,父母都是相声演员,从小耳濡目染,酷爱相声。

70年代,他就在苍茫的北大荒上给老百姓给子弟兵讲相声,名与利也比不上听相声的人淳朴的笑容。

功成名就后,也不媚俗,不走穴捞金,无愧德艺双馨。

师胜杰老师7岁登台演出,8岁拜师学艺,一生奉行自己的座右铭:“相声艺术是我毕生的追求。”奉献了无数笑点满满、感人动容的相声作品。

他相信,相声的唯一功能就是带给人们快乐。

1981年师胜杰创作的《郝市长》,取材于真实人物和事件。

师胜杰走遍哈尔滨大街小巷的豆腐坊,看着人们如何凭票买豆腐,学着公交车乘务员报站名,生动地再现了老百姓的窘与乐。

再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反复修改打磨。

这样他的作品才可信、暖心。

《郝市长》因此获得了天津曲艺调演双一等奖。

石富宽和侯耀文也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了比赛,听完师胜杰的相声后,笑称:“完了,又多了个一等奖的竞争对手了。”

姜昆更是直言:“师胜杰是我的开蒙老师。”

后来,在中国新相声艺术评比中,师胜杰创作的《肝胆相照》再次获得双一等奖。

而后,30多年没收徒弟的侯宝林大师破例收他为徒。

师胜杰回忆跟着侯宝林学相声最大的收获,不是文思泉涌,不是佳作频出,而是:格调、品位、文化、修养。

比起相声技巧,这样的劝勉更关乎“从艺”和“做人”的准则。

1987年,师胜杰创作的《小鞋匠的奇遇》,在中国首届艺术节获得金奖。

这个作品同样来自真实生活,师胜杰前往大庆去拜访原型魏兴柱,化用了魏兴柱不枉法,将送礼的人拒之门外一个多小时的真实事例。

师胜杰用了一年的时间完善这个相声,只因为他觉得这样廉政的干部该让大家知道。

侯宝林说,要收徒就要收比自己“高”的。

师傅的胸襟决定了徒弟的境界。

师胜杰老师一生获奖无数,最重量级的应该是被百姓选为“百姓的十大笑星”。

这个称号应该是他的快乐源泉。

他更是我们一生的快乐源泉。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