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重庆 » 万州 » 正文

全球报道: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9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 双一流 建设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李林——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9月25日,围

原标题: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 双一流 建设

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李林——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9月25日,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重庆邮电大学校长李林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专访,畅谈了自己作为高校工作者的体会和重庆邮电大学校长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方面的做法和思考。

“四步法”加强一流学科的建设

重庆日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此,学校是如何宣传、贯彻和落实大会精神的?

李林: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次全国教育大会深入分析研究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必须通过优先发展教育,把人口中蕴藏的智慧资源挖掘出来,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作为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的高校,面向国家建设网络强国、智慧社会的重大战略及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需求,重邮正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因此,学校积极、及时通过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座谈会等方式,着力把全国教育大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宣传落实,在全校上下形成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奋勇争先的蓬勃势态。

重庆日报:按照重庆邮电大学提出的“特色鲜明、开放式、高水平”的建设目标,学校如何规划和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李林:学校现有重庆市“双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我们建设一流学科的思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提档一流学科。重点建设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3个市级一流学科,逐步进入国家级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二是强化重点学科。强化信息与智能科学技术的相关学科,大力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11个重点学科,进一步增强在全国信息类学科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是夯实基础支撑学科。重点支持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发展,拓宽基础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强化对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四是做强交叉特色学科。加快大数据智能化、量子信息等交叉融合领域的发展,提升学科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地位。到2020年,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力争1至2个学科进入前10%、2至3个学科进入前20%、3至4个学科进入前40%;3至5个学科达到下一轮该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六大举措全面推进学校综合改革

重庆日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重庆邮电大学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情况如何?

李林: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重庆邮电大学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任务,2015年学校以重大教育改革试点的专项“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成功立项。学校出台了《重庆邮电大学关于加快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意见》《重庆邮电大学综合改革任务分解方案》等文件,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和“双一流”建设战略,扎实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工作。

目前,学校已落实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学校内部治理等综合改革任务20余项,制定了政策文件114项,完成政策建议报告30项,教育改革政策框架基本形成,一批制度和政策措施效用初步显现。

重庆日报:具体来说,学校有哪些改革的措施或制度?

李林:具体而言,就是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深化学校综合体制改革。

一是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改革绩效分配模式,建立高效的薪酬分配体系,构建以岗位工资制为主体,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高水平成果奖励等多种分配模式并存的薪酬体系,使教师的薪酬水平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学术贡献相匹配。

二是推进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坚决克服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切实行使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通过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突出育人效果、代表性成果、师德师风等在教师评价中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三是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改革。努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中的机制障碍,构建有利于成果转化应用的制度体系。确立科研评价的质量导向、创新导向,修订科研评价奖励制度,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是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改革。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健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发挥学校由华为、腾讯、中科院等行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组成的董事会在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学校开放合作水平。

五是推进学校办学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引导上主动作为、有所作为。比如学校的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软件等专业紧密服务于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8年相关专业中超过30%的毕业生在重庆大数据智能化相关产业就业。学校长期与长安集团、四联集团、重庆移动、重庆电信等在渝企业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推进学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学校将继续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切实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深化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绩效考核与分配、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措施,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着力“互联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重庆日报: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请问学校在“互联网+”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行动与举措?

李林:重庆邮电大学是重庆市最早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研究院的高校。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突出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如依托南山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创业带,努力推进“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产业与教育、创新与就业”四维融合;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寓学于研,促进科教融合;着力创新思维训练,践行课赛结合,支持学生参与各类课赛结合的科技竞赛活动,形成了产教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创生态系统。

未来,重庆邮电大学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本报记者 李星婷

(责编:陈易、张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