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记者从天津市农委获悉,天津将用3年时间在全市范围建设规模化规范化设施示范园区,到2020年达到100个。今年首批建设的40个示范园区已基本建设完毕。
“每天我们都要检测两个批次的蔬菜产品,检测后的数据将被统一上传到全市放心菜基地信息管理系统中。”静海区际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质量安全监管员马红娟告诉记者,基地通过规模化生产,为每个种植户都建立了规范化田间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了包括每一种蔬菜播种、灌溉、施肥、防虫、采收等各种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在基地的检测室可以看到,蔬菜上市销售后,市民通过手机同样可以看到这些信息。
马红娟抽检了刚刚采收的黄瓜后,检测结果立即通过检测仪的防篡改系统实时上传至“天津市放心菜基地信息监管平台”,确认检测结果合格后机器随即打印出一个二维码标签,这个标签将被贴在黄瓜的外包装上,市民可通过手机扫描进入本市建设的“放心菜基地手机扫描追溯系统”,查看购买的黄瓜从种植到采收、包装、运输等信息,掌握蔬菜上市前产业全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确保食品安全可追溯。
从一袋包装好的黄瓜,到种植黄瓜的农户,再到种植园区,最后到整个市场,一个严密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建立起来,让蔬菜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都实现了严格管控。一旦出现相关问题可以立即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处置。
“今年建设的40个示范园区我们重点按照‘质量兴农’的理念,推动绿色生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不仅仅要实现产品信息可追溯,在种植源头上,我们就要求各园区要采取标准化的种植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产业带动优势,将入社农民组织起来,以规模化带动规范化,生产更多的放心菜。”天津市农委种植业管理办公室蔬菜处处长王学忠说。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温光可控、水肥一体化……天津市生宝谷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光善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让作物生长,他们建设的农业大棚里里外外藏着不少门道。“我们在大棚外面罩了一层防虫网,里面再吊设捕虫用的黄板,用物理的方式防虫除虫。另外我们还有‘生物农药’,比如用苦参碱、丽蚜小蜂等除虫,对人体无毒无害。同时我们在土壤地面铺设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科学掌握水肥供给的时间和用量,节水节药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棚内湿度,减少了病害的发生。这样种出来的西红柿亩产可以达到1万斤以上。”
王学忠介绍,规模化规范化设施示范园区建设是推动本市蔬菜产业兴旺、推进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也是农业先进科技转化的中心区、现代农业技术的示范区、三产融合的试验区。园区建设坚持“创新引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原则,有力推进了本市蔬菜产业向绿色、精品、高档方向发展。
除了在“绿色生态”“质量兴农”方面发力以外,未来本市还将重点支持一批提升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休闲观光农业配套的园区建设,提高产业融合和产业带动能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记者段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