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贵州 » 正文

全球报道:旅居农家 共享乡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0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旅居农家 共享乡愁人民网余庆9月30日电(龙章榆)一扇拱门、一池荷花、三层小楼,在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一座名

原标题:旅居农家 共享乡愁

人民网余庆9月30日电(龙章榆)一扇拱门、一池荷花、三层小楼,在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红渡村,一座名为“秋白居”的农家院子很是别致。“一楼自家住,二、三楼12间是客房,规格各不一样,每间不同风格……”顺着门口望去,刚接完孩子放学的院子主人钟艳,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急忙接待客人。

庭院干净整洁。龙章榆 摄

农家院里有客房、游客吃住在农户,这种模式被称为“旅居农家”,大乌江镇党委书记韦继军介绍,80多年前,红军在此强渡乌江,红渡村因而得名,长期以来,红渡生态环境良好,拥有乌江峡谷、梯田和红军长征旧址等旅游资源。但因山隔水阻,2014年前,全村一共511户,205户是贫困户。“岩门坡,穷窝窝,一年才收一撮撮,娶个媳妇要挪窝”的顺口溜广为流传。

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何才能不过苦日子?2014年,余庆县创新思路,从建设新农村向经营新农村转型,整合县内优良的生态资源、传统民居、传统农耕文化等资源,将县域一批山水资源优厚、适宜休闲旅游的乡村进行规划打造,通过引进公司,进行“旅居农家”一体化建设。拥有旅游资源家底的红渡村,进入首批试点。

红渡村的旅居农家旅舍内景。龙章榆 摄

遵义余庆坊旅居农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俊是红渡村改造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说,公司在租赁村民闲置房屋统一标准改造成客栈的同时,会对基础设施、房屋院落造型、游乐景观、特色文化等进行规划,打造一个“同耕、同住、同食”的“主客共享”田园景区。在他看来,这种方式能盘活闲置的房屋、农田,同时闲置劳力农户也可通过房屋租赁、提供旅游服务、出售土特产品、参与集体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

“房子租金、客栈上班、提供餐饮、闲时卖点土特产,加起来一年全家也有十来万。”钟艳掰起指头算了一笔账,“在家守着老人孩子能赚钱,再不愿出门去打工。”她说。

红渡村的旅居农家旅舍。龙章榆 摄

思路一变天地宽,乡愁“卖”出了好价钱,红渡村“红火”起来,韦继军说,目前,每到节假日,来自贵阳、遵义、凯里等地体验农耕乡愁的游客络绎不绝,借此带动,红渡村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不足3000元,提升到了2017年的超过8000元。当地流传的顺口溜随之转变成:“岩门坡,幸福窝,南来北往游客多,旅游连出金银窝。”

红渡的华丽转变只是个缩影。余庆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四在农家”发源地,余庆县一张蓝图绘到底,连续16年进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县以“旅居农家”为突破口,投资建设资金超过20亿元,转型升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除以农耕为主题的红渡村,以茶旅为主题的松烟镇玉河景点,以垂钓为主题的白泥镇哨溪村河滨组景点,都已具规模。2017年,余庆县“旅居农家”项目共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涉及项目的村庄50%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发展。

守住了乡愁的余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正出现一个优美的“等号”。

(责编:王培(实习)、陈康清)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旅居农家 共享乡愁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