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贵州 » 正文

全球报道:贵州公共考古 让考古成为 诗和远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0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贵州公共考古 让考古成为 诗和远方二十岁的贵州大三学生龙天一站在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的演讲席上,台下坐

原标题:贵州公共考古 让考古成为 诗和远方

二十岁的贵州大三学生龙天一站在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的演讲席上,台下坐着省内外考古界知名的专家学者百余名,他们的名字与南美洲“玛雅名城”、曹操“铜雀台”、西安“秦始皇陵”、贵州杨氏土司“海龙屯”等海内外著名的考古发掘研究有关。

龙天一在台上讲述了他中学时期参与中学考古社团的经历。五年前,他在就读的贵州师大附属中学建立了全省首家中学考古社。五年间,考古社拥有社员一百四十名,组织了二十一次活动,“玛雅与埃及”“文物保护与战争”“考古中的饮食文化”“走进海昏侯墓”等就是他们关注的内容。最近,贵州师大附中、贵阳一中,以及上外附中三所中学的考古社联合发出了成立全国高中考古社团联盟的倡议。

参与公共考古活动的贵阳小学生,学习使用考古工具“洛阳铲”。

“大部分社员是想象着挖墓、探险、寻宝等场景加入‘考古社’的,最后却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洛阳铲’。”龙天一说,省内的贵州师大附中和贵阳一中考古社组织活动,多数依托贵州的“公共考古”活动,“是贵州公共考古向外界释放了考古原本的魅力。”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其下属的公共考古中心,是贵州“公共考古”的第一推动者,近年来组织线下“考古工地开放日”,“考古进机关、进校园、进村寨、进媒体、进企业”系列活动,开创线上新媒体平台,让考古走向公众生活。在负责人看来,公共考古,就是在“公共”的场景下,拉近考古的“高”,捂热考古的“冷”,让考古成为“诗和远方”。

贵州文博文创产品吸引市民驻足。

公共考古寻找走向公众内心的通道

考古离公众有多远?龙天一和他的考古社团员们,曾在贵州师大附中先后做过两次问卷调查。

第一次是2014年9月,抽样对象是当年的高一新生。龙天一清楚地记得,这次的调查问卷的部分题目参考了《土司,考古与公众:海龙囤公众考古的实践与思考》一书。海龙囤是近些年来贵州省规模最大、传播最远的考古现场,2012年便荣获“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殊荣。2012年度,依托海龙囤的发掘,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了一系列公众考古活动:“聆听海龙囤”考古大讲堂、“亲历考古,触摸海龙囤”、“画中海龙囤”、“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等,取得了相应的社会效应。该书是基于这一系列公众考古实践的全记录。取名《土司,考古与公众》,是期望通过公众考古的实践,在土司遗产与现代公众之间建构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问卷中有一道题:您是否知道以下考古遗址?并罗列了三星堆遗址、大明宫遗址、海龙囤遗址、赫章可乐遗址等12个选项。“在收回的376份问卷中,知道大明宫遗址的人数最多,占51.60%;听说过海龙囤的有24.4%,知晓率中等;听过赫章可乐的则极少。”龙天一对这一结果进行过采访与分析,“多数同学是因为电视剧《大明宫词》选了大明宫遗址。我们家乡的海龙囤因为媒介的密集传播知晓率尚可,曾为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赫章可乐,在时间上过于久远而知道的人太少。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关注本省考古情况的人非常少。”

“海龙囤应该是离我们最近的家乡遗址了,不仅是距离上的近、情感上的近,相关单位也是尽量地让海龙囤走向公众,但为何知道它的人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多?”龙天一想不通的问题,在第二年想通了。2015年,海龙囤先后荣获“世界遗产”和“全球十大考古发现”,顿时成为文化与旅游的双重目的地。龙天一又作了同样的问卷调查,这次海龙囤的知晓率跃升前列。“原来,考古要和旅游和生活结合起来,才能走入公众的眼球。”

“考古挖掘要和公共考古结合起来,才能钻入公众的内心。”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主任张兴龙副研究员看来,贵州公共考古工作的发展和贵州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密不可分,近年来贵州考古大事不断,六大考古发现、十大考古发现的数量均居全国前茅,这位推动贵州公共考古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推动公共考古,就是要找到走向公众内心的通道。近年来“文博热”兴起,《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纪录片成为现象之作,围绕“文博IP”文创业也蒸蒸日上……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公众对公共考古的需求。

像真正的考古队员一样体验考古

“我们也做过调查,试图了解高中生群体喜欢通过哪种方式接触考古。”龙天一分享了他四年前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喜欢纪录片和现场体验的人最多,分别为62.77%、62.23%,其次博物馆为48.67%、夏令营为36.17%。”他坦言,喜欢纪录片形式的人数最多,很大原因是互联网资源丰富、获取便利,“类似于博物馆、夏令营这类重互动与体验的形式实际上更吸引人。”做这个调查时,贵州贵阳还缺乏相应的考古现场体验与互动的条件。那时,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只是在试营业,两年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才正式成立。龙天一分享了他做考古社的经验:加入考古社的社员,大多是冲着挖墓、探险、寻宝来的,以为考古就像《盗墓笔记》。最后吸引他们留下并深入的,是能模拟真正的考古队员,亲身参与文物挖掘、测量考古遗址……正如考古大家张光直先生说过的,想不出比田野考古更大在精神上的享受了。

2016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中心成立,龙天一和他创建的贵州师大附中考古社有了与考古紧密接触的机会。今年七月暑假期间,贵州师大附中和贵阳一中考古社参加了公共考古中心组织的“与古人同行——贵安新区公众考古活动”。

活动地点选在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据现有考古发掘成果显示,招果洞遗址是目前黔中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遗址,堆积厚,延续时间长,文化发展连续,对研究石器工业演变、族群源流替代、构建黔中史前文化序列意义重大;此外,遗址发现了目前贵州省年代最早的墓葬,距今约1.1万年,通过体质研究和古DNA提取工作,将为现代人类的起源扩散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据悉,相关考古工作将申报“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活动中,我们得到了实地发掘的机会,学会了如何使用探铲,也体验了石器的打制过程以及植物浮选、测绘、建模等考古工作。”龙天一说。这次活动让很多社员至今难忘。

社员何宛芸说,对于考古,除却书籍、知乎、微博等途径,比起在实验室和解剖台上关于古尸的考古方式,对于田野考古最直观体验和认识还是莫过于亲身经历,“扫描,测绘,勘探……每一铲可能都是历史的突破,而这一铲发掘背后是不可细数的无数铲。”

社员陈欢对考古队员的日常工作生活有了直观的认识。他记住了接待他们的老师张兴龙的话:“考古者的工作环境是一片废墟,考古就像是在大地上绣花一样,到达至要关头,我们的工作就会变得艰苦起来,只能用牙签来进行清理。很多人都问,学考古有什么用,难道就真的是在大地上珠绣花朵?其实不是的。考古,是为了让人们了解人类本身的历史,让枯燥的数据通俗化,让考古发现和研究的成果成为大众思潮的一部分,使它成为整个人类的常识。这也是作为一个考古学家的责任和义务。”

公共考古活动向公众播撒文保火种

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仁湘研究员主持了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的公共考古演讲环节,从贵州公共考古的探索之路、贵州中学考古社团的概况以及对全国中学考古社的建议和思考,他说这“无不体现着贵州公共考古的热情及全国学生考古社团的蓬勃发展”。

“贵州公共考古成果有声有色,并且直接面向大众宣讲普及,在推动公共考古上可谓技出不穷,江口考古志愿者招募、夏令营、国宝档案、考古进行时等活动都体现了这一点。”王仁湘研究员说,“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论坛在贵州召开,给全国提供一个了解贵州的机会。”

中国公共考古论坛是由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研究中心和中国考古网倾力打造的中国公共考古学术交流、研讨和展示平台。该论坛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六届,已经成为国内最高级别的公共考古学盛会,成为公共考古重要的学术品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介绍说,中国公共考古论坛不仅展示、研讨了贵州公共考古的发展成果,也见证了中国公共考古的发展历程。他说,在“让博物馆里面的文物活起来”的号召下,公共考古获得了巨大的推动力,公众对考古发现的热情持续上升,央视《国家宝藏》、《考古进行时》等节目引爆了空前的收视热情;各考古文博单位和学校的新媒体平台日益活跃,并以多种创意形式介绍重要考古发现,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在这股‘文博热’中,贵州省公共考古抓住了机会,今年组织的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徽征集活动,不仅征集到了漂亮的所徽,更是广泛地宣传了贵州历年的重大考古发现。”

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盛翔说,此次论坛以城市考古、洞穴考古、西南边疆民族考古为专题,既具有贵州特色,又契合当前中国考古工作的重心。这将极大地推动贵州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形成文物保护的全民共识。此次论坛必将为公共考古凝聚新的故事,提供新的资源。他表示,我省将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与旅游、生活、教育等领域的融合机制,推动贵州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努力探索一条符合省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考古学和考古工作从未像今天一样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并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说。他认为,新时代的公众考古应该更强调互动共享,充分尊重社会公众特别是社区的知情权、参与权,“我们要抓住文物保护利用的改革契机,积极探索实践考古工作成果为社会共享的新方式、新途径,立足践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推动知识性的传播,讲好考古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每一次公共考古活动,都是在向公众播撒火种,大家能从燃烧中获得更多的温度,获得对公共考古的理解与尊重。”白发苍苍的王仁湘动情地说。(郑文丰)

(责编:王培(实习)、陈康清)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