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云南 » 正文

全球报道:新晋免费公园的这些秘密你可能不知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0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新晋免费公园的这些秘密你可能不知道昙华寺后院瑞应山上的瑞应塔,成为昆明东大门标志性景观。 记者杨艳辉摄今年10月1日
原标题:新晋免费公园的这些秘密你可能不知道

昙华寺后院瑞应山上的瑞应塔,成为昆明东大门标志性景观。 记者杨艳辉摄

今年10月1日起,昆明市昙华寺公园、郊野公园免费向游客开放,对于两大公园,其景观定位和玩场您可能再熟悉不过了,但两家公园也有着深藏的文化底蕴,记者将带您一一探寻,深入了解这两家新晋的免费公园。

昙华寺:除了花卉建筑也是一绝

昙华寺建寺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历来以花木繁艳闻名遐迩,20世纪80年代初改扩建为一座仿江南古典园林的公园,分为前园、中园、后园三部分。相对于昙华寺养花、赏花的盛名,其建筑魅力了解的人知之甚少。其实,昙华寺公园的建筑内有乾坤,是公园不为人知的亮点。

沿着公园的正大门进入前殿,两旁至今保留着两堵土墼墙,成为昙华寺建筑历史的见证。土墼墙旁有一段文字印证着它的历史:明嘉靖进士,光禄寺少卿施昱,字子员,号石桥,在家乡昆明瑞应山麓建读书草堂……草堂创寺,保留外墙,至今400多年的寺墙,多次修葺,保存至今。昙华寺公园资深工人瞿党生介绍,这两堵土墼墙均是明代建寺时期,唯一保留下来的两堵墙。土墼墙能保留至今实属不易,公园对此十分呵护,专门开辟了一块科普区域,用不同的分块向游客展示土墼墙的“前世今生”。

为保护好昙华寺公园内古色古香的建筑,翻新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翻新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尽量模拟古代建筑,以此达到维持古建筑原貌的目的。昙华寺大殿旁左右厢房的屋顶,从改建为公园后,一直以平顶的吊顶形式遮着建筑上部的构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厢房瓦屋面破旧、油漆斑驳。“我们进行修缮时,揭开平顶,才发现原来顶上是典型的明清时期木结构房梁,在昆明十分罕见。建造根据地势的高矮,左厢房为六架梁,右厢房则为七架梁。”跟随的瞿党生的介绍,记者走进右厢房,令人惊奇的是,除了屋顶建筑风格极其考究外,右厢房中间的木柱并没有对称地竖在正中央,而是偏向一边,呈不规则建筑形状。“这叫偏心屋架木结构,可见当时建筑技艺的精妙。”为了展示这一明清时期的建筑瑰宝,自发现后,公园取消了原本的遮盖平顶,采取不吊顶的方式,只是对其进行了重新油漆修复,把该建筑的精妙之处通透出来,展示在游客面前。

此外,昙华寺后院的瑞应山上,一座高48.8米、七层八角的瑞应塔,成为昆明东大门标志性景观。这是一座可供游人登楼远眺的螺旋式观览塔,于1996年建成使用。在此之前,云南并无现代建塔的经验。“瑞应塔的建设参考了一些省外的经验,最终凝聚了省内许多园林建筑师的智慧,成为云南现代建塔的典范。”瞿党生表示,昙华寺公园可以说是一座古今园林建筑观摩的精品博物馆。

“昙华寺公园务求给游客提供精致游园的乐趣,并从中得到科普的知识,公园还邀请能工巧匠在回廊、建筑的房檐等处创作了‘昆明老八景’以及‘回廊涵春、别有洞天’等以昙华寺历史典故和景观特色为题材的画作,增加了文化景观氛围。”昙华寺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公园还将继续按照“名花、名人、名园”的定位,打造精致园林和科普精品,让昙华寺公园成为昆明东片区的览胜之所。

郊野公园:茶马古道见证沧桑

桃樱缤纷,森林野趣。郊野公园一直是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座昆明市属公园中最年轻的公园,蕴藏着一条古老的茶马古道。这段马帮路是古时出入昆明通往四川的必经之路,同时还是经典红色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拍摄取景地。

昆明市郊野公园坐拥2432亩森林,背依棋盘山,西邻筇竹寺,是昆明占地面积最大的市属公园,其中森林覆盖率85%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大氧吧。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有一条蜿蜒略陡的石板道路,沿着道路,可来到郊野公园三碗水侧门,这同时也是三碗水侧门进入公园的必经之路,但自从公园正门及东大门建成以来,走的人越来越少。就是这条不起眼的道路,仔细看却有些奇怪:3米左右宽的道路,两端是现代水泥砌成的,中间一米余的路面则是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面还隐约有马蹄印。因过往的人少,雨季时节石板上布满青苔,走起来比较湿滑。

“不要小看这些青石板,它极有可能历经了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沧桑。”郊野公园副主任张超介绍,这条路相传是条茶马古道。20世纪90年代初郊野公园兴建时,这条道路被纳入公园范围,全长近1000米,是目前筇竹寺片区唯一保存完好的茶马古道。为了保护好古道,公园扩宽了道路,用水泥扩宽的道路还成了公园的雨水收集渠道。“小时候,我们到筇竹寺附近来爬山、祭祀,都要通过这条道路,那会可热闹了。”公园三碗水侧门工作人员介绍,为方便爬山的市民,公园仍然保留了这个小侧门,但游客从这走的较少,每天只有二三十人,清明桃花节期间要多些,每天有六七十人。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马帮的运输,川、滇的茶叶得以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兴盛于明清,主要有滇藏线和川藏线,是我国各民族之间长期交往的证明。那郊野公园这条道路是不是茶马古道的遗迹?

“郊野公园这条道路,确是1933年昆明修通公路以前的古驿道,那时进出昆明通往四川都是从这走。”五华区文史委专家介绍,昆明的古驿道主要有两条,当时由城西北汇入商山寺,也就是现在的民族大学,上羊仙坡、王家桥,到了普吉分道:一条通往沙朗天生桥、沙朗头村、二村,再进入富民,最终从富民到禄劝、元谋、永仁,从永仁摆渡后进入四川;另一条则从普吉、桃园、沙朗,到厂口、撒旦、迤六、肖家村,在进入嵩明到寻甸。“按照历史记载,郊野公园内现存的一段道路,应属于第一条,由普吉汇入沙朗,是当时通往富民的必经之路。”

“这条路在古时候相当于现在的昆武高速公路,虽然只能容两匹马并行,但巴蜀客商入昆不经此道,则别无他途。人们只知道大理、丽江有茶马古道,殊不知昆明也有茶马古道,只不过已经逐渐被后人淡忘了。”张超表示,不过幸运的是,这条茶马古道如今纳入郊野公园管理范围,能较好地进行保护。目前整条道路景观仍是比较粗放的原生态林,游人一般鲜少至此,道路也比较难走。“郊野公园一直想把茶马古道的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公园有条茶马古道。”

为了发扬古道文化,郊野公园与古道连接,专门开辟了串联目前公园现有的主游路、骑行林道的一条专门游路,命名为“古道红枫”,打造绵延2公里多的红枫古道景观。国庆期间,游客也可以到郊野公园来探秘,寻找这段见证历史沧桑的茶马古道。 (记者廖晶蓉报道)

(责编:木胜玉、朱红霞)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