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海洋、旅游三大特色产业发展迅猛,呈现持续大幅增长的强劲势头;今年1到7月份,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51亿元,同比增长25.9%。统计数据显示,大鹏新区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协调性增强,质量效益持续改善,总体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这是记者昨日从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获悉的。
20个生物及生命健康领域项目落户生物谷
“深圳国际生物谷被纳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为新区生物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据新区经服局负责人介绍,2018年,新区在原有“1+5”产业扶持政策和“鹏城人才计划”的基础上,修订形成“1+N”产业政策体系,同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0条举措,重点加强对海洋、生物、旅游等新兴产业的扶持。
与此同时,新区加大力度向世界推介生物谷,引进了包括乐土沃森国际生命科技中心等20个生物及生命健康领域项目落户,上半年新设立内资企业278家,注册资本总额24.30亿元,46个项目意向落户坝光核心启动区。
今年3月,“乐土沃森国际生命科技中心”在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奠基。该项目是深圳市2018年度重大项目,也是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启动区引进的首个重点产业项目。“依托国际生命科技中心,新区将在未来五年形成现代科技生命产业体系。”该负责人表示,项目总投资额为28亿元,预计投产3年内产值将达8亿元,5年内约20亿元。
加快培育高质量新动能
绿色产业占GDP比重飙升
与此同时,新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机遇,加速集聚创新载体,上半年成功引进和培育罗兹曼生物科技、达实智慧医疗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及生命健康领域项目8个,累计引进和培育生物及生命健康领域企业(项目)97家。生命科学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审批入园项目14个,入园项目累计57个,入驻率达93.7%。同时,淘汰低端企业10家,累计淘汰、转型低端企业达到194家。
“产业机构的有效调整,推进经济不断趋向绿色发展。”据新区发展和财政局负责人介绍,今年1-6月,新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建区之初的27%提高到44.3%;万元GDP水耗下降0.36立方米/万元,电耗下降40.87千瓦时/万元,环境质量全市最优。
生物谷等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三高”特点
在生物谷核心区建设工地,模拟展翼的蝠鲼展示厅拔地而起,雏形初现。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该项目是首个运用BIM技术和“海绵城市”技术的建筑物,获评“国家二星级绿色建筑”。项目设计主要从屋面、绿地、道路与广场、排水系统四个方面采用海面城市技术。在展示厅西北面,4栋10层人才公寓也已拔地而起。2019年,公寓将迎接706户新主人拎包入住。据生物谷坝光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生物谷核心区内34条市政道路、13条河道、12公里海堤、5个公园、多个房建及配套项目已全面铺开。截至6月底,今年共完成投资约19.59亿元。
记者了解到,2018年新区安排重大项目55个,其中在建(含新建、续建)项目29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0亿元。统计数据显示,新区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三个显著特点。1-7月,三产投资增长33.4%,高于二产投资36个百分点;社会投资增长35.8%,高于政府投资增速23.7个百分点;新区投资增长144.6%,高于市政府投资增速173.5个百分点。(记者 张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