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现场
救援队员在木屋里发现被困驴友
9月29日,一名35岁的福建籍游客从盐源县泸沽湖徒步至木里县水洛乡邛依组时发生高原反应,向当地警方请求援救。该游客被困的地点海拔4500米,情况十分危急。接到电话后,派出所立刻出警。夜间暴雨、搜救地高海拔、没有信号、地形复杂……凉山木里警方在这样险象环生的情境下,展开了一场24小时的生死救援,成功营救游客。
高山遇险
两名驴友报警:一游客发生高反被困
9月29日18时28分,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公安局水洛派出所接到救助报警称:有一名1983年出生的福建籍男性游客,从盐源县泸沽湖徒步至木里县水洛乡邛依组时发生高原反应,被困在4000多米海拔的高山上,情况十分危急,请求警方援救。
“打电话报警的是另外两名驴友,是他们在途中发现的这名被困游客。”水洛派出所所长徐连杨介绍,警方从断断续续的电话中了解到,这名被困的游客高原反应严重,两名驴友还陪了他整整一晚上,“原本这两人想把他带下山,但是刚扶着走了几步,他的高原反应愈发严重,根本走不动。之后,两名驴友匆匆下山,找到有信号的地方,打电话报了警。”
在了解情况后,水洛派出所所长徐连杨立即组织警力3人、卫生院院长哈梅及护士呷绒拉初,驱车前往开展搜救。 “当时我们以为是公路沿线,我们买了一些干粮和饮水就出发了。”徐连杨表示,当到达水洛河边时,他们遇到了两名打电话报警的驴友,在了解了更详细的情况后,救援组在山下又补充了一些物资和装备。
大约22时许,救援队到达水洛乡邛依组龙布的家中。“两名驴友向我们提供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被困游客的正面照,一张是被困环境的照片,这为救援提供了很大帮助。”所长徐连杨通过多方走访,连夜让当地村民辨认,最后才确定被困游客的具体位置在海拔4500米的牧民放牧点。
冒雨救援
在木屋里发现被困者,他已经“断粮”了
据参与救援的另一位民警介绍,因为救援的难度很大,他们原本想组织10名村民上山救援,由于晚上很多村民已经休息,所以只找到6位村民及一匹马,组成一支11人的救援队伍。当天23时40分,救援队伍紧急向山上进发。
“救援的路线一直都是上坡,很多都是六七十度的陡坡,晚上打着电筒行走十分困难。”凌晨4时,救援队步行至吉依顶(小地名)时开始下暴雨,因雨势太大无法前行,救援队只能在村民放牛的牛棚里休整。救援人员介绍,当时雨一直没停,加上天气又很冷,就在牛棚里生火,休息了一个小时,“我们很担心被困游客根本扛不住这样冷的天,于是商量决定继续前行。”
救援队伍冒雨走了三个小时后,大约在第二天8时许,到达失联驴友被困地点——卡尔牧场牧民放牧点。“这个地方的海拔有4500米,天气十分寒冷。”在一间木屋里,救援队发现正在沉睡的被困游客,“我们叫醒他时,发现他的嘴唇发紫,面色苍白,屋内也未生火,也没有食物了,整个人都处于虚脱状态。”徐连杨说。
随即,搜救人员立即生起火,为该游客提供开水及食物,他的精神有所好转。之后,水洛卫生院院长哈梅通过详细询问并对其身体进行检查,确认其身体没有严重问题。大约休整三个小时后,救援队伍准备带着被困游客下山,但是该游客还是无法独立行走,救援队伍只好将马匹上的物资卸下,让他骑上马下山。
9月30日19时,救援人员成功将游客带回水洛乡政府。在医院检查确认该游客身体无大碍后,便坐车离开了木里。“历时近24小时,冒雨翻越海拔4500米的大山,救援队成功营救游客。”警方称。
徐连杨介绍,被困游客黄先生告诉救援人员,他一个人从泸沽湖向木里徒步穿越,在路上遇到了另外两名驴友,在翻越山顶时,帐篷被雨打坏了,全身淋湿,感冒引起高原反应。由于海拔高,一直下雨,也无法生火,两名驴友离开他的时候,他的身上已经没有饮水了,只剩下一袋牛肉干和一小把葡萄干,靠着这点东西度过了一晚上。
曾有游客穿越“洛克线”身亡
民警提醒:禁止非法穿越无人区
从木里徒步穿越到稻城亚丁的路线,历史上被称为“洛克线”,因当年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洛克走过而得名。据民警介绍,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水洛进行徒步旅游、摄影、探险等活动。但是因为水洛的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贡嘎山境域海拔高、缺氧,森林茂密易迷路,之前,曾经发生过游客死亡的事件。
“洛克线很多地方还属于无人区,补给十分困难,就连当地人走这些地方都要慎之又慎。”国庆长假,木里警方提醒广大外地游客:应按照各个景区的标识路线进行观赏、不要私自攀登野山,防止发生意外。“生命诚可贵,禁止非法穿越无人区。”
胡宗敏
成都商报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