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在太行山深处的森林保护区中,野生动物的数量以及物种多样性有了显著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如何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怎样救助被伤害的野生动物?怎样与盗猎团伙斗争?怎样维护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正值世界动物日,让记者带你走进动物保护者的“野外战场”。
来自全国各地的动物保护者在位于太行山的自然保护区外围设立了野生动物救助基地。小昭是一个画家,在基地刚刚建立时,她就创作了一幅代表太行山野生物种的大型画作,这幅画也成了动物保护基地的一个符号,正是因为不断有人为了保护野生动物而付出,才有了这个地方物种的多样性。
在基地的一侧有四只被救助的狍子,四只狍子有的是被盗猎者抓住后被动物保护者寻回,有的是不小心走散后闯入附近村民的生活区后被动物保护者及时找到,但无一例外都是幼小、缺乏生存能力的狍子。
为了保证被救助的狍子正常生活,动物保护者专门买了两只羊挤羊奶给狍子喝。为满足狍子的正常需求,每天需要挤三次羊奶,每次大约2000ml,但因为条件有限,有时羊奶不足还需要奶粉来补充。
来自上海的严莛棐是一名海归大学生,她在国外上学时曾接触动物保护,回国后选择在山西和顺成为一名动物保护志愿者。严莛棐介绍,救助站的动物保护者平时生活在集装箱,这个季节的太行山夜晚温度会低至零摄氏度。救助站中没水、没电,对动物保护者来说,坚持下去需要对动物无比强烈的爱。
每天下午,和顺县生态保护协会负责人、县医院副院长杨晓东都要和当地的反盗猎巡逻队队员们开上巡逻车进行巡逻。反盗猎巡逻队队员大多来自附近农村,由当地政府向动物保护组织“猫盟”推荐人选组建,每月领有补贴。
到达太行山脚下后,队员们开始进行步行巡逻。杨晓东提示记者和队员进山时要保持安静,以防惊动附近的野生动物。一路上队员们会观察山路上的野兽足迹,还有路边的兽道,以此判断附近的动物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在山西省林业厅、山西和顺县人民政府支持下,在和顺县境内建立起超过100台红外触发相机构成的野外监测网络,对华北豹及其猎物种群开展长期定位监测,他们的行为为太行山物种多样性提供了有力依据。
反盗猎队员要定期对红外相机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拍摄到动物影像,而这次检查的红外相机恰好拍摄到了野猪群觅食的场景。画面里数量众多的野猪正沿着山路觅食,其中还有不少的幼猪,专心于食物的野猪们并没有发现一旁迷彩涂装的相机。
巡逻队的主要职责是发现盗猎者的痕迹以及摧毁盗猎者设下的陷阱,在盗猎猖狂的季节,电网等杀伤力大的工具会让大批的野生动物遭受厄难。
对动物保护者来说,救助是最简单的,“动物受伤了我们给它做手术,养它长大,这些都很简单,因为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但如何为这些野生动物提供一个安全、无忧的生活环境是最难的。”杨晓东说。
和顺县的动物保护者最终的愿望就是建立一座“人豹安居城”,野生动物有广阔的、安全的生存空间,也不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威胁,人也不会过度挤压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记者王劲玉 陈昊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