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苏 » 正文

全球报道:回访5位新闻人物:“我”和国庆 难舍的情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06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回访5位新闻人物 我 和国庆 难舍的情缘国庆节前夕,本报记者回访5位往年国庆期间本报报道过的新闻人物,听他们讲述改革

原标题:回访5位新闻人物 我 和国庆 难舍的情缘

国庆节前夕,本报记者回访5位往年国庆期间本报报道过的新闻人物,听他们讲述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人生际遇变化,感受时代的发展变迁和他们日益浓烈的家国情怀。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深情

1986年国庆节,《新华日报》头版刊登通讯《他从诺丁汉回来》。文章的主人公,就是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的仲德崑,当时他刚从英国学成归来。

32年后,记者再访这位中国建筑学教育领域的顶尖专家。这一次,仲德崑的关键词还是“回归”。

1986年,获得建筑学博士学位的仲德崑从英国诺丁汉大学回到祖国。他是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公派的第一批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是中国建筑界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他在博士论文扉页写下:献给我可爱的祖国——中国和所有热爱她的人。

“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一生经历和共和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国家兴旺,个人才有希望。”生于1949年3月的仲德崑说。

1978年,研究生招录正式恢复。这一年,仲德崑从陕西咸阳原铁道部专业设计院考回来,成为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研究生。

从此,仲德崑与建筑学教育结下不解之缘。1996年起,他历任东大建筑系主任(院长)、东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2014年他出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仲德崑说,一年后聘期将满,他将回到故乡南京。

南京是他的根。为梅园新村纪念馆绘制草图;参与鼓楼邮政大楼设计;保护中山门到汉中门的遮天梧桐,留下瞻园门前30多棵大树……一座城和一个人最深的情感莫过于此:“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你养育了我,我守护了你!”

“小车不倒只管推”

1982年,27岁的东海县黄川公社农科站副站长于月钦,获得团中央、国家农委颁发的“学科学用科学青年标兵”奖状。当年10月4日,《新华日报》刊发《他的路是这样走出来的——记全国青年学科学用科学标兵于月钦》。

9月29日,记者回访当年报道主人公、如今的连云港市启明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月钦。他感慨地说:“年轻时我奋斗过,组织也给了我很多荣誉,我很感恩。”

1992年底,于月钦进城工作,在县农业局下属单位做过普通技术人员、农干校教师,也当过负责人。进入新世纪,于月钦做了过去没想过的事——创业。“2003年,县里兴起‘离岗招商’,鼓励机关单位的干部职工离岗创业、招商引资。”他离岗成立启明公司,承包原黄川农科站的380多亩土地。

在这片曾经出过成绩的土地,于月钦开展稻麦新品种的试验和示范种植。他牵头成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提供育秧、机插秧服务。2013年,合作社成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省五星级农机合作示范社。于月钦笑道:“干一行爱一行。品种推广得好,我就有成就感。”

6年前,忙了一辈子种子的于月钦,开始种苗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苗木是个朝阳产业。”如今,苗圃面积扩大到200多亩。

秉持“认真做事就在回报社会,民营企业、个体户同样对社会有贡献”的观念,于月钦说:“儿女不让我太忙,我又不是老得不能动了,还是应该回报社会。”

20年承包合同到期后,还续签吗?他让记者看他的微信签名“奉献,小车不倒只管推”。这个国庆节,他的安排还是工作为主。

他和大纵湖28年不分离

1998年国庆节,兴化市中堡镇32岁的渔民陈良高,名字上了《新华日报》头版。他和他经营的“水上别墅”,被写进《访渔家“水上别墅”》一文。

20年过去了,记者几经辗转,寻访到已经52岁的陈良高。他仍然坚守他所热爱的水产养殖,并且成为国营水产养殖公司的书记。

回忆20年前接受采访的情景,他记忆犹新:“我家在兴化农村。年轻时,出去闯荡过,最后还是决定回家乡养螃蟹。从1990年开始,我承包300亩水田,在大纵湖上围网养蟹。”

养螃蟹的第一年,他遇上发大水,但结果却令人惊喜:“损失不小,但本钱收回来了。意外的是,因为发大水,湖里的鱼跑进我们的围网,我卖鱼赚了四五万元。”

初战告捷,陈良高养螃蟹有了信心,他的螃蟹越养越好。后来,他投入110万元,在湖上建了480平方米的“水上别墅”,供游客们体验水上居住的乐趣。

2009年,当地政府决定“退渔还湖”,以改善大纵湖生态环境。“那段时间,我思前想后:不搞水产养殖,我能干什么?”后来,他接受一家国营水产养殖公司邀请,去盐城大纵湖养殖场干经理。

那一年,陈良高43岁。他很快适应身份转换,把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后来,他又调到“盐城大纵湖湿地生态养殖创业园”工作,经营1万多亩湖塘和几万亩稻田。

陈良高的手机里有一堆视频,里面全是大闸蟹,一个个“膀大腰圆”。这些“宝贝”伴随他28年,让他发家致富,实现自我价值。他对今天的生活很满足:“我一个乡下人,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感到很幸福。我要感谢咱们的国家!”

“感谢时代拓宽我的人生宽度”

2005年国庆期间,《新华日报》头版刊发报道《一个博士生党员的“村官”情缘》,文章主人公周勇,当时是东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也是大泉村村长助理。

时光匆匆而逝,13年后,当年的博士生现已成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院长。

2004年,周勇与老师、同学赴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大泉村,学习“农民的好支书”李元龙先进事迹。当时的大泉村号称“386170部队”,以留守妇女、儿童、老人为主,年轻人很少。大泉村村委会主任沈家齐,希望周勇为村庄的出路想想办法。

周勇很快和4名同学组成小组,深入村庄蹲点调研、走访农户,为大泉村“量身定制”产业发展方案。后来,他得知因村民文化水平有限,方案执行很困难。村主任请求他指导,目光恳切而真诚。尽管学术压力很大,但当学校想派他去当村长助理时,周勇没有犹豫。

当时去大泉村,交通很不方便。从学校出发,需要换乘几次公交、花上两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大冬天,周勇跟村干部凌晨4点半出发去省农科院寻求技术支持,感动农科院领导。他们因地制宜,发动大泉村村民种紫芯山芋、养獭兔。

虽然当时任期只有一年,但之后几年,周勇与大泉村的联系一直很紧密。“大泉村十多年间真是‘大变身’。”他说,如今交通方便了,只需一小时就能到村里。

2006年底博士毕业后,周勇留校当教师。 2009年底,正当他办妥去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手续时,接到学校安排他去团委工作的通知。“学校培养了我,需要我去新岗位,我义不容辞。”

在团委历练4年后,周勇到南京江宁区挂职,当了两年副区长。去年6月,他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担任院长。回望当年, 1975年出生的周勇十分感慨:“感谢这个时代拓宽我的人生宽度!”

唐诗宋词成为人生的富矿

国庆节前,记者联系远在美国加州的陈柯羽时,已是加州当地时间晚上将近8点。他告诉记者,在采访结束后,自己还要去图书馆。“有人可能觉得学习、背古诗词、练书法很枯燥,但我还是挺享受的。”

4年前的国庆期间,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年度总决赛播出,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学生陈柯羽捧回全国总冠军。年仅13岁的他,占据全国媒体的显著位置。

2014年10月7日,《新华日报》刊发《13岁夺冠全国“汉听” 解说嘉宾惊叹“文曲星下凡”》。几轮激烈的比赛过后,代表江苏出战的新海实验中学队只剩陈柯羽一人。当他写出“穷鞫”一词时,现场解说嘉宾钱文忠不禁大声感叹:“天哪!文曲星下凡!”

4年后,再谈当年夺冠之勇,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大一学生陈柯羽感叹:“小时候的积累,长大了才发现价值。”

小时候,父母为他报了围棋班。围棋老师痴迷传统文化尤其古诗词,每周免费为围棋班的孩子上一节传统文化课,吟诗读史。“我当时并不理解诗词里的意境,就是跟着背、背着玩。”上初中后,陈柯羽才发现“死记硬背”的唐诗宋词,成了他的富矿。

今年9月到美国上大学,陈柯羽选择物理专业。他想“用物理的方式解释这个世界”,但中国传统文化已刻入他的基因。(唐 悦 徐冠英 刘 霞 白 雪 朱秀霞)

(责编:唐璐璐、张鑫)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
English  | 简体  | 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