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9条地铁已获批复 今年底运营线路增至4条
青岛地铁:铺开城市畅行新轨道
改革开放40年来从无到有,到今年年底4条线路通车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建设规模位居国内前列
青岛地铁11号线北九水段。记者 傅学军 摄
“一座城市的地铁,深藏着一代人,抑或是几代人的梦想……”一位当代诗人曾在诗歌中这样描述人们对地铁的呼唤与渴望。
拥有快捷舒适的地铁,是这座城市多年的梦想。改革开放40年以来,这个梦想逐渐照进现实:从1987年开始筹划,走过时长达20多年的“徘徊期”,直到2009年11月,随着地铁3号线工程的奠基,青岛向着梦想全力冲刺。
目前,国家共批复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9条线路,包括地铁1、2、3、4、6、7、8、11、13号线,总长359公里。其中,已开通3号、2号和11号等3条线。今年年底,13号线将被添加为线网新“好友”。届时,青岛市地铁运营线路将达到4条175公里,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
厚积而薄发。如今的青岛地铁建设规模已位居国内前列,呈现出力度大、进展快、后劲足的特点。放眼全城,从市南到崂山,从西海岸到城阳,从红岛到胶州……在城市中行走,1号、4号、8号等线路的施工围挡随处可见,与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成长交相辉映。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当前,青岛正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国际海洋名城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支撑。结合城市最新的发展战略,青岛地铁已启动新一轮地铁线网修编优化,以“全域覆盖、强湾辐射、三城三网、网间快联”为基本理念,努力在青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国际海洋名城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为。
地铁,正让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
筹划地铁的城市“先行者”
岁月总会以深邃的笔触镌刻艰辛与磨砺。追溯往昔,青岛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城市中筹划地铁的“先行者”。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1987年,青岛市便开始筹划地铁建设。彼时,全国拥有地铁的城市只有北京、天津。当时,根据南北线“乘车难”的现状,青岛市抽调了公交公司等几个单位的专家,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1991年成立地下铁道工程筹备处,启动地铁前期工作。
在青岛火车站前广场的地下,地铁3号线的列车来回穿梭。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个客流量繁忙的地铁站下,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建成了青岛第一个地铁车站。这个车站包括220米长的车站和一段长达40米的区间隧道,于1995年基本建成,未来将作为地铁1号线的青岛站。
也是在这一年,青岛地铁按部就班的推进遭遇了波折。面对国内陡然之间高涨的地铁建设热潮,国家决定暂停审批快速轨道交通项目。但青岛关于地铁建设的探索却从未停止,地质勘探、人才储备等前期工作一直在照常运行。
时至今日,回过头来看,20多年的“徘徊期”绝不是青岛地铁的“空白期”。它更像是一个“储备期”或者“磨砺期”。在这段时间里,紧跟城市快速发展的脚步,青岛不断深入思考着地铁和城市的关系,不断优化着地铁线路的布局,不断地从每一个细节优化着设计方案。这样极富前瞻的努力为青岛地铁在具备启动条件后蓄力快跑抢占先机,奠定了重要基础。
从10年前的那个春天出发
善弈者谋势。
到了新世纪,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停滞多年的地铁重新摁下了“启动键”。2008年1月,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将“关于加快推进发展轨道交通的议案”确定为大会议案。
从10年前的那个春天出发,青岛地铁从“暂停”迅速切换到启动模式,重新驶入了发展新轨道。
2009年11月,3号线工程奠基;2010年下半年,3号线全面开工建设,青岛地铁项目从脑力激荡、纸上运筹,步入实战阶段。
此时,在对国内地铁城市进行全面深刻的洞察后,青岛用全新的战略思维对地铁线网布局展开了运筹——不是孤立地运筹一条线,而是运筹一张网。在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青岛着眼于连通东、西、北三个环湾主城,辐射周边组团,运筹构建的是一张支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动力先导轴。
2013年2月,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与青岛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具体承担青岛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投融资以及资源开发职能,青岛轨道交通迎来了大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11月,《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3-2018年)》获国家批复,地铁1号线、4号线、6号线一期等3个项目获批。
2015年12月16日,地铁3号线北段载客试运营,2016年12月18日全线通车,青岛在我省率先迈进地铁时代。
2017年12月10日,青岛地铁第二条线——地铁2号线东段开通,并在五四广场站和李村站实现与3号线换乘。一年之内,两条线路接“2”连“3”开通,青岛轨道交通网步入双线换乘新时代,贯通主城区东西南北的地铁大动脉和公共交通骨干渐显雏形。两条线路换乘后,带动了地铁3号线日均客运量增长10%以上。
2018年4月23日,青岛首个开工建设的高架线路——“最美地铁线”11号线通车,青岛地铁运营里程突破100公里。至此,青岛主城区与即墨公共交通实现无缝衔接,将即墨拉到了青岛1小时交通圈。11号线在苗岭路站与市区线2号线实现换乘,并通过2号线在李村站和五四广场站换乘3号线,岛城由此迎来三线换乘。
今年年底,13号线将通车。届时,这条全长近70公里的高架线路将与11号线一道,将青岛轨道交通线网的“翅膀”延伸到董家口和即墨,与市区运营的3号线、2号线衔接后,4条线路将青岛最美海岸线全部串联起来。
三年后跻身全国地铁先进城市行列
迎着朝阳,伴着晚霞,3条地铁线在这座城市的地下、地上日夜奔行。一条条运输大动脉串连起的不止是一个个站点。它们驶向的,更是这座城市崭新的未来。
大容量、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正在对城市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受益于地铁,岛城的交通状况、商圈的辐射、景区的热度、产业提升等等都有了新的积极变化。目前,青岛地铁线网日均客流量达到52.5万人次。据青岛地铁集团发布的2017社会责任报告显示,自3号线全线开通以来,带来的可量化综合效益已达149.76亿元。
发展无止境,探索无穷期。20多年的筹备、8年多的工程建设实践、3年多的安全运营经验,让青岛地铁阔步迈向未来的底气更足。市地铁办主任、青岛地铁集团董事长贾福宁说,步入新阶段的青岛地铁,将对标新加坡、香港、北京等先进城市,坚持国际一流标准,以国际化视野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打造“安全地铁、高效地铁、人文地铁、活力地铁”的行业标杆。
大建设将凸显青岛特色打造行业标杆。目标是,后续线路将努力做到全国一流、优势独特、可评可比、精品极品,每条线路都将有先进的技术、科技的含量、可靠的质量,还将体现青岛特色,打造行业工程建设标杆。
大运营将在全国叫响“畅达幸福”品牌。目前,青岛地铁集团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承担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第二家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的企业。未来,将通过建立、实施、评价和持续改进运营服务标准体系,争创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品牌。
大经营将瞄准市场做大做强。随着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地铁建设和运营面临的资金缺口日益显现。未来,青岛地铁将对标同行业先进城市,着力增强自我造血机能,用多元化融资形式解决开发资金,防控金融风险。同时,加速产业化布局,努力放大城市轨道交通对产业的拉动效应,培育壮大轨道交通产业,以地铁建设的大投入产生大效益带来大产业,补齐青岛市轨道交通相关产业的短板,努力打造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全力提升地铁发展能力,力争在交通、产业、空间协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风劲潮涌,任重道远。按照规划,到2021年,青岛地铁的运营里程将超过300公里,全面进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构筑起便捷高效、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体系,跻身全国地铁先进城市行列。(周建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