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广东 » 正文

全球报道: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区保持24小时正常生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0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把装置开好,就是我爱国的方式”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的石化工人在对生产装置进行例行巡检。 受访者供图临近20时,惠州大
原标题:“把装置开好,就是我爱国的方式”

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的石化工人在对生产装置进行例行巡检。 受访者供图

临近20时,惠州大亚湾石化区里,孙雪冬将当班所做工作记录再次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神情逐渐放松下来。作为中海油惠州石化炼油三部的班长,包括他在内的全班组26位炼油工人,在国庆当天坚守岗位。“保证平安生产,把装置开好,就是我爱国的方式。”孙雪冬说。

作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大亚湾石化区,目前以2200万吨炼油/年和220万吨乙烯/年的炼化一体化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一。由于石化产业对连续生产的特殊要求,这里的石化工人很多都是常年无休。每逢节假日,往往比平常更加忙碌。今年国庆,24小时四班两倒,石化工人一如既往,用坚守岗位保障石化基地安全、平稳运行。

从耳听手摸到数据分析

年产200万吨体量的重整装置,年产百万吨的吸附装置,以及二者之间的大型制苯装置,就是炼油三部负责的“三大件”,年处理能力均位居亚洲前列。其中,吸附装置的精馏塔,建成时还以120米的高度刷新同类装置亚洲纪录。

早上8时迎着有些刺眼的阳光,孙雪冬带着几位同事到装置现场进行班前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他们不时拿出巴掌大小的手持终端设备,在不同位置检测震动、温度等运转数据。孙雪冬介绍说,以前是靠人用耳朵去听,靠人手摸温度,但是判断存在误差,现在通过现场检测数据,用蓝牙连接到手持终端,并与后台数据库即时比对,不仅比以前更加精准,还能通过4G信号实现远程传输、远程分析。

为了保证装置现场24小时人员在岗,在12小时值班期间,孙雪冬班组每2个小时巡检一遍现场装置,共巡检6次。

“装置已经度过磨合期,现在各项数据都很平稳,一般只有一些常规性小问题需要处理。”17时许,孙雪冬对当班工作进行梳理时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常规性工作不会重复和遗漏,避免工作内容分配不均,他们还制定了月度工作计划,将工作具体安排到每一个值班时间,国庆当天值班全部工作都按照计划完成,未发生异常事件。

用技术呵护蓝天

国庆当天中午,食堂里菜香扑鼻。“虽然不能回家,但伙食比平时好很多,也是一个安慰。”90后外操员凌晓东来自河北沧州,上次回家还是去年春天。

如今的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生产规模国内第一,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向国际一流看齐。在这背后,是越来越多高素质的年轻石化人投身其中,挥洒青春。

在孙雪冬的班组里,他自己工龄最长,有24年从业经验,此外有70后4人,80后4人,其他17人都是90后。今年国庆前,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他们从资料梳理、重点问题和事故预案、现场损耗物品准备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

14时30分,凌晓东顶着烈日核对现场液位,并对中间罐区专项检查。巡检的2个小时里,他需要检查18个站点,不同的站点有不同的设备,工作内容也有差异:检查大型机组现场运行状态,检查管线有无“跑、冒、滴、漏”的现象,检查现场的电流、塔罐的液位状态等工艺参数。这样跑下来,根据手环的计数,凌晓东每次值班至少要走2万多步。在整个国庆期间,凌晓东要值4个班,直到10月6日才能休息。

“感觉和平常没有太大不同,在岗一分钟,负责60秒,不可能因为节假日就放松。”晚上完成交班后,凌晓东说,作为一位石化工人,除了保障安全生产之外,他还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努力,爱护脚下的土地和头顶这一片蓝天,对祖国的环保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记者 王彪)

(责编:李语、陈育柱)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