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四川 » 正文

全球报道:成都双创为啥初现虹吸效应?环境!环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0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成都双创为啥初现虹吸效应?环境!环境!环境!“城市所能创造的环境,是留住创新人才和企业的首要因素。”美国工程院院
原标题:成都双创为啥初现虹吸效应?环境!环境!环境!

“城市所能创造的环境,是留住创新人才和企业的首要因素。”美国工程院院士邓文中在成都参加海科会时,曾谈到城市如何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创新创业。他借用房地产界的一句投资格言“位置,位置,位置”,指出企业和人才双创的核心需求,即“环境,环境,环境”。

对于企业和人才而言,最适宜孵化、加速的环境是什么?在平台载体和资源要素上,城市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成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推动政策、技术、资本等各类要素向创新创业集聚,促进多元化供给与多样化需求有效对接。

一大批双创政策释放红利,带来成都双创生态展现勃勃生机。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18.8%;各类市场主体年均增加35万余家。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接近1万亿元。成都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十大创业城市”之一,天府新区、郫都区、四川大学、中国电信(成都)、新希望集团等5家单位获批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可以说,成都正展示出双创虹吸效应,究其原因,成都通过建平台、集要素、促交流打造出的环境是一大引力。

建平台

三个众创空间引领区

让“菁蓉”品牌扬名

提到成都的双创,“菁蓉”几乎成了代名词。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天府新区“天府菁蓉中心”和郫都区“菁蓉小镇”三个众创空间引领区,共同推动形成国际知名的“菁蓉”品牌。

三足鼎立,但又各有侧重。

成都高新区“菁蓉国际广场”大力孵化新技术、培育新业态,引进微软云加速基地、阿里西部创新中心等24家知名新型孵化器,入驻中力汇通新能源汽车、纵横大鹏无人机等600余家科技型创业企业,大力打造全国一流众创空间。

天府新区高起点规划建设“天府菁蓉中心”,已引进诺基亚全球技术研发中心、中科院成都科学研究中心、斯坦福天府研究院等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大力打造“鹿溪智谷”高新技术服务业聚集区。

郫都区高质量大力推进“菁蓉镇”建设,改造双创载体75万平方米,引进京东云创空间、清华启迪等51家新型孵化器,聚集双创项目1716个、创客两万余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创客小镇。

在三个引领区之外,成都着力建强创新创业平台载体,全方位构建众创空间体系。目前,成都共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200家,面积594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国家级众创空间45家。今年8月,成都市发布《推进双创平台提能增效实施方案》,计划到2022年建成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数量达到360个,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米,形成全域覆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示范带动、全国领先的创业支撑体系。

集要素

创新打造金融服务平台

撬动资金为中小微企业“输血”

作为成都本土新经济的代表,驹马物流一直如其名字,展示出奔腾前行的势头。这家企业曾两次入选《互联网周刊》“未来独角兽企业百强榜单”,并在2017年被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评为“中国明日之星”,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5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6.5亿元。不容忽视的是,在创业早期,它曾受科技金融股权融资服务产品“科创投”的青睐,为项目注入“血液”,才有了后期的奔腾。

如驹马物流一样受到“科创投”青睐的还不少。“科创投”帮助70个项目完成投资,获得股权投资4.9亿元,其中投资成都的项目超过50个,主要分布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轨道交通、通信等领域。被投项目中,包括丽维家、理想境界、卓影科技、汇安融、舒心康宜等,均获得下一轮融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成都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但因其轻资产和较高的市场风险,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成都紧紧围绕国家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引导银行资金、创投资本、保险资金等多元化的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启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成都发展基金,一期基金已投入运行100亿元。引导组建14只、总规模12.4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联合建立信贷规模达50亿元的科技企业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着力解决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融资首投难、首贷难问题。坚持投贷贴多措并举,提高政府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新创业。

截至2018年7月,“科创贷”支持1294家企业(团队)获得债权融资超过28.5亿元,“科创贴”共为1939家企业提供补助金额2.4亿元。盈创动力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纳入国务院首批创新改革举措全国复制推广,累计服务企业1.25万家,债权融资413.2亿元,股权融资74.3亿元。

促交流

加快建设开放合作载体

融入全球拓展创新空间

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西博会期间,中意文化创新园区联合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中意文化创新峰会在成都举行,国际“大脑”蓉城点睛,助力成都文创迈向全球产业高端。电影工业、时尚小镇、美食主题公园……来自中意双方的200名专家、学者、项目负责人等国内外文化创意界代表齐聚一堂,就中意双方在成都中意文化创新园区的规划建设和项目推进等进行了专题交流和推介。目前园区已落户国际艺术小镇项目和中意设计创新基地项目。

中意文化创新园区是成都融入全球拓展创新空间的一个缩影。在成都双创迸发活力、展示魅力的时候,世界也关注到成都的潜力。中以创新创业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成都-以色列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两国同步推进;中德(成都)创新产业合作平台建设持续深化,两国高校在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交流不断。

近年来,成都高标准建设中韩、中法、中德等合作创新平台,着力提升国别园区合作层次。推进欧盟项目创新中心(成都)上升为中欧政府层面的创新合作平台,建成启用中国-欧洲中心。截至2018年9月,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达到285家,居中西部首位;获批驻蓉外国领事机构达到17家,仅次于上海和广州。服务市(州)构筑创新共同体,统筹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推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政策共用,获批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创新先行先试政策在成德绵初步实现共通共用。

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

(责编:罗昱、高红霞)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