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币 有机会成为亚洲货币锚
香港《南华早报》10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正拥有成为亚洲货币大国的黄金机遇特朗普想缩减对华贸易赤字。这为北京带来一个问题:中国需要通过对美出售商品获得的美元来支付自己需从别国获得的资本货物、高科技零部件和原材料等,包括从全球进口的石油。随着华盛顿如今意在挤压对中国至关重要的美元供给,北京将被迫应对该威胁。中国将有三种应对之道:答应华盛顿的贸易要求,大幅降低从世界各地的进口,寻求替代美元的支付方式。
首先,北京不可能顺从华盛顿经济鹰派的要求。第二,尽管北京的长期政策是降低对高科技产品的进口,但中国经济增长仍有赖于大量进口各种大宗商品。这意味着北京须找到替代美元的途径,但并不需一蹴而就。由于坐拥巨额美元外汇储备,中国能在相当长时间内利用美元支付进口产品。但随着华盛顿的政策专家们正讨论一场将打破全球供给链的20年经济冷战,显然中国依赖美元——将其作为国际贸易的支付货币并当成“货币锚”——的日子接近尾声。倘若中国不再能确定获得足够多美元以支付自己的进口产品,北京继续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不再具有重要意义。相反,中国或将能用人民币来支付进口,就像美国多年来所做的那样。
但从历史上看,其他国家对接受人民币支付仍持保留态度。原因包括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也并未被全世界所有地方接受。一些贸易伙伴对人民币储备价值的可靠性也不放心。尽管中国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包括把人民币推广为贸易结算货币并允许开展离岸交易等,北京仍面临一些疑虑。
但近来中国或已发现一种解决人民币可靠性的途径:黄金。过去18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起伏不定,但对黄金的价格却稳定得多。这暗示着中国或许不再维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而是将人民币价值与黄金挂钩。若确实如此,这将切实提振中国的贸易伙伴对人民币储备价值的信心。
引人注目的是,尽管近几个月来亚洲发展中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反复无常,但它们对人民币的汇率却非常稳定。简言之,随着美国采取打破(现有)供给链的举动并限制美元对国际市场的供给,看起来人民币——而非美元,正越来越成为亚洲的“货币锚”。若是如此且该趋势长期存在,这意味着在打造基于人民币的亚洲货币区,并将自身而非美国确立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大国方面,中国将获得长足进展。
(作者汤姆·霍兰德,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