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正文

全球报道: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09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雄安新区听民声金秋时节的白洋淀,浩渺辽阔,芦花飞舞。国庆假期,白
原标题: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雄安新区听民声

金秋时节的白洋淀,浩渺辽阔,芦花飞舞。国庆假期,白洋淀景区游人如织。

去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安新县进行实地考察,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他叮嘱:设立雄安新区,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雄安新区设立后,这片热土发生了哪些变化?国庆假期,记者踏访雄安新区,采访当地基层干部和百姓,听听他们的所思所盼。

包村干部李振海——

让白洋淀水更清景更美

从安新县白洋淀码头出发,向西南方向行驶5公里左右便是安新镇宋庄村。

记者来到村口时,由包村干部、村干部和村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正在清理路两侧的杂草。看到我们来了,其中一人笑着迎了上来,他是安新镇组织办主任、宋庄村包村干部李振海——

大专毕业后,我就到基层工作,一晃20年过去了,成了40岁的人了。雄安新区设立后一年多,这个白洋淀淀边村发生了大变化。乡亲们都乐意参与保护白洋淀,主动建设美好环境。这不,听说村里要在国庆节前搞个“大扫除”,就有这么多乡亲放下手头活跑过来干活。

过去,村里有不少积存垃圾、水面漂浮垃圾等。现在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建了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让生活污水不再直接排入白洋淀。

专家们说,白洋淀的最大污染源来自岸上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和垃圾,要想修复好白洋淀,必须得先消除岸上污染源。

新区设立后,各级干部按照这个思路,一直积极开展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最近一段时间,县里重点推进清除淀内围堤围埝、网围及沟濠水产养殖行动。你看,这片水域曾是村民张平安网箱养鱼的地方,现在都清除干净了。

当时接到任务后,我和村干部分别到8个养殖户家里,发放明白纸,耐心细致地解释清网行动意义,最终做通了养殖户的思想工作,并与养殖户签订《退出水产养殖保证书》。清网时,我和村干部都过去帮养殖户捞鱼,还帮着联系客户。

由于工作到位,不到一周的时间,宋庄村便完成清网任务,成为安新镇最先完成这项工作的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新考察时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新区修复保护白洋淀生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让淀区更美更宜居,这是雄安老百姓最大的福祉。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不断好转,来这里栖息、觅食、繁衍的野生鸟类,从数量和种类上都显著增加。我们会一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让白洋淀的景色变得更美、淀水更清澈、湖面更开阔。

镇党委书记刘振岭——

上门走访,敲开百姓心扉

今年初,雄安新区首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京雄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京雄城际铁路站前工程标段先期用地涉及雄县昝岗镇关李马浒村、梁神堂村和佐各庄村。

工程前期用地等难题,一大部分落在年初刚刚上任的昝岗镇党委书记刘振岭身上。在工作间隙,他和记者唠起了这份新工作——

由于20多年都是在基层工作,我和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工作方法——上门走访,敲开百姓心扉。

三个村中,关李马浒村、梁神堂村两个村都是昝岗镇出了名的“落后村”,村民矛盾多、村“两委”班子不健全……

几个月来,为摸清这两个村的真实情况,并寻找解决之策,我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在这两个村上门走访时,我没少吃“闭门羹”。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李马浒村村民张志敏。他72岁,当过十几年村民代表,在村里很有威望,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装在脑子里。要是能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村“两委”换届就会更有保障。

没想到,我第一次上门走访时被老人看成是作秀的、找麻烦的,直接吃了个“闭门羹”。但我没有退缩,走访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到第四次上门时,我的真诚感动了老人。老人看到我是一心为了村长远发展而来,便主动为“两委”换届出点子。

我喜欢随身携带一个民情日记本,记录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上学、看病、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并收集民情信息等。

走访时,我本着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的原则,坚持能答复就现场答复;一时答复不了的,下来持续跟踪问题的解决落实。

今年6月,这两个落后村“两委”换届顺利完成,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有了坚强的党支部,而且新推选出的班子得到乡亲们的认可。

令人欣慰的是,上门走访不仅敲开了百姓心扉,也敲掉了家族宗派的陈规陋习,敲出了凝聚力。由于三个村都有了坚强的党支部,京雄城际铁路站前工程建设用地勘界组卷登统工作和红线内控制性工程先期用地,均在规定时间之前顺利完成。

村民仇永清——

咱老百姓还会享受更多实惠

国庆节期间,从容城县城出发,汽车穿过白洋淀大道,沿着保静线行驶,犹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道路两侧的树木郁郁葱葱,让人感受着“千年秀林”9号地块一区带来的盎然绿意。

走进9号地块一区一处林带,49岁的仇永清边浇地边和记者聊他的获得感——

我是容城县平王乡仇小王村村民,现在还是一名造林工。雄安新区设立后,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钱包更鼓了,得到的实惠更多了。不算地里的收入,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天收入100元,一年能收入3万元左右。

去年11月,9号地块一区启动造林,新区采取与农民合作造林模式获得造林用地,让咱们老百姓获得稳定的长期收益。每亩地每年可得到土地收益金1500元,当季玉米每亩补偿青苗费1500元,其他经济作物按市场价补偿。由于政府鼓励中标的造林公司雇用当地百姓造林,不仅让好多人有了新饭碗,还能与新区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原来觉得到我这个岁数了,学个新技术不太现实。没想到,我参加了雄安集团组织的“千年秀林”技术和安全培训课,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很快掌握了苗木定位信息录入技术。参加植树时,又成为小组长,以传帮带方式将更多老百姓培训成技术工人。

去年我家种了6亩大葱,大葱每亩卖4000多元,再加上打零工和种树的工资,家庭总收入挺可观。

除了收入提高了,咱老百姓还会享受更多的实惠。比如说,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更好的社保待遇,更好的生态环境。

作为雄安新区本地农民,我想给总书记捎句话——请总书记放心,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好了,老百姓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未来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记者原付川)

(责编:张晓博、史建中)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