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军事 » 军事 » 正文

全球报道:中国让俄军难堪?类似的火箭炮咱射程150公里,他们一辈子9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1  来源:腾讯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中国让俄军难堪 类似的火箭炮咱射程150公里 他们一辈子90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孟繁胜的先进事迹吸引了外界注

原标题:中国让俄军难堪 类似的火箭炮咱射程150公里 他们一辈子90

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技师孟繁胜的先进事迹吸引了外界注意,他为研制新一代的远程火箭炮而付出的辛劳感动了不少人。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的火箭炮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这背后离不开孟繁胜们的不懈努力。从公开的画面可以看出,孟繁胜的付出应该是为了03式远程火箭炮。就射程等技术指标而言,03式在我国众多火箭炮中并不突出,但它10余年来却牢牢占据这我军远程火箭炮的主力地位。今天,北国防务就来说说03式火箭炮。

03式火箭炮在我军的地位长期屹立不倒

03式是我国陆军炮兵现役口径最大、射程最远、打击精度最高的多管远程火箭炮。该型火箭炮于2003年设计定型并批量生产,2004年便首次公开。而目前生产的03式多管远程火箭炮已经全部为改进型号——03A。

据报道,03A多管远程火箭炮的主要改进在于火控系统性能的提升,并且可以兼容发射末制导火箭弹。从2017年建军90周年成就展上展出的一门03A多管远程火箭炮的铭牌来看,这门火箭炮是在2013年生产的。那么,也就意味着03A多管远程火箭炮至少在2013年以前就已经批量装备我国陆军炮兵部队。

03式火箭炮发射的壮观画面

众所周知,03式多管远程火箭炮的火力部分以及弹药来自于从苏俄BM-30“龙卷风”300毫米火箭炮引进的技术,配装在国产8X8重型越野轮式底盘上。不过,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03式多管远程火箭炮及其改进型的性能提升相比苏俄“龙卷风”,还是非常显著的。

首先,从孟繁胜的宣传片中可以看到,03A多管远程火箭炮已经可以发射最大射程超过150公里的新型远程火箭弹。而且,得益于简易弹道修正系统,该型火箭弹的CEP已经达到10米以内,远远超过了苏俄“龙卷风”。如果发射的是采用激光末制导技术的新型远程制导火箭弹,那么其CEP可以达到惊人的1米以内,比半主动激光制导炸弹的精度还要高,效费比也好得多。此外,03A多管远程火箭炮配装的火箭弹也有不同的打击方式,比如空炸,适合大范围毁伤敌方有生目标、装备等。而对付坚固工事时,则可以采用侵彻延时毁伤模式,可以实现有效摧毁。

“龙卷风”的外形与03式比较像

相比之下,俄罗斯在“龙卷风”火箭炮的射程要逊色不少,其配装射程最远的9M528型火箭弹的最大射程也不过才90公里,比03A多管远程火箭炮差远了。

那么,这是因为俄罗斯人不行么?当然不是,关键是他们对此根本就不热心。而且,俄罗斯也并没有研发打击精度更高的激光末制导远程火箭弹。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陆军炮兵部队有着一个完成的中远程打击体系,除了“龙卷风”火箭炮,他们还装备有“圆点”和“伊斯坎德尔”两型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

俄陆军远程打击武器有战术弹道导弹,因此对大射程火箭炮并没什么兴趣

其中,“圆点”战术弹道导弹各型号的射程可以覆盖15~185公里,而“伊斯坎德尔”可以覆盖50~500公里。因此,即便“龙卷风”火箭炮的最大射程只有90公里,俄军仍然可以使用“圆点”和“伊斯坎德尔”两型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打击90~50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目标。而我国陆军炮兵部队目前并没有装备战术弹道导弹,想要打击远程目标只能不断提升多管远程火箭炮的射程。

此外,在俄军看来,战术弹道导弹打击100公里以上目标要比多管远程火箭炮的效费比更高、毁伤效果也更好。战术弹道导弹不仅打击精度更高,而且战斗部的内部空间更大、载荷能力更强。比如,“圆点”和“伊斯坎德尔”的战斗部在设计中就包括战术核武器、EMP电磁脉冲、化学武器、空气燃料以及侵彻等多种类型,多管远程火箭炮的火箭弹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