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广州大典》第一期520册完成影印出版。 记者骆昌威 摄(资料图片)
盛世修大典,太平纂鸿帙。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规模、力度前所未有的地方文献编纂出版热潮。经十年磨一剑的《广州大典》,通过系统搜集整理和抢救保护本土文献典籍,接续了广州的历史文脉,自2015年面世以来便成为传播城市文化精神的范例。
为促进地方文献编纂出版与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由广东省文化厅、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指导,广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社科联定于10月11日至12日联合举办“地方文献保护与整理出版研讨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界名家将聚首广州,从存史、资政、励志、育人的广阔维度,共商何以传承地方文脉守护中华文化血脉之未来。
放眼全国 各地掀起“修典”热潮
盛世修典。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在200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实施,全国古籍普查登记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随之开展。此外自2012年起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也在开展,全国各地历史文献遗存的“家底”逐渐清晰,相继掀起了新一轮规模、力度前所未有的地方文献编纂出版工作热潮。
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审殷梦霞的不完全统计,最近十数年间,至少有40个地方文献整理项目陆续启动。除了省一级的地方文献编纂出版,一些副省级城市乃至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级市也在组织本地的地方文献编纂出版,以广东广州的《广州大典》、江苏南京的《金陵全书》、浙江杭州的《杭州全书》、福建泉州的《泉州文库》等为代表。个别地方甚至县、镇一级亦有本地的地方文献编纂出版,最为广州文化界熟知的当数近邻佛山南海西樵镇的《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已整理出版近40种100册)。
学界人士认为,以上这些地方文献编纂整理保护出版工程项目,为保存地方文献、延续地方文脉、弘扬地方文化、彰显地方特色、传播地方形象、助推地方学形成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借助于大型地方文献编纂出版工程项目,一些地方同时组建起相关的整理研究机构,如陕西师范大学国际长安学研究院、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等。
(责编:蒋帆(实习生)、牛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