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10月12日电(韩婷澎)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2018年,汤原县重点推进全国绿色水稻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建设工作,目前已落实创建面积52万亩。
今年以来,汤原县积极推进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按照省、市、县三级联创,以县为主的原则,在县、乡逐级建立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
据了解,为推进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汤原县积极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模式,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结合种养结合、秸秆综合利用等耕作等,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水稻集成推广应用抗逆品种+智能浸种催芽+大棚旱育稀植+侧深施肥+钵育摆栽+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模式;同时,将省农委编制的《全省农作物高标准栽培技术模式汇编》等意见印发全县,建立了适宜汤原县的绿色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汤原县还积极示范推广农业“三减”模式,在每个乡镇示范推广了农作物减少化肥、减少化学农药、减少除草剂施用量技术,实现了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色植保技术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县落实推广农业“三减”示范点20个,面积10万亩,在每个乡镇都建立了试验田、示范点;新更换标准化节药喷头及喷头体2000套;落实有机肥提质增效试验示范点10个,带动有机肥施用68万吨,覆盖面积30万亩。
汤原县农业局局长于永星表示,示范推广标准化生产是落实创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7月21日,全县遴选了12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组成专家组,指导农业生产,加快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全方位推进标准化生产。并结合“两大平原”涉农资金整合项目,完善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土地平整、成方连片、道路联网、渠系配套,田间设施标准化。同时以农机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主要载体,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于永星说,要把“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作为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解决“种强销弱、量大链短”和推进既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的重要抓手。基地以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为切入点,按照标准生产、封闭加工、定点销售、质量承诺的流程,示范推广田间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全县共建设“互联网+农业”绿色有机高标准示范基地24个,落实面积2.57万亩。同时在基地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等新业态,基本实现了“一田多用”。
据介绍,在全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创建工作中,汤原县分别示范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鸭等三种“水稻+”种养模式,推广面积1万亩。有效地节约了水土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因地制宜地增加了绿色有机产品供给,对调整稻区优质产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汤原县通过办展会、发展互联网、开展品牌营销来强化“三大营销”模式,不断提升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
于永星表示,下一步,汤原县将全力抓好田间管理,继续加大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以促早熟为中心,以防灾为重点,以高产为目标,做到技术指导和服务到位,确保目标实现;全力抓好档案建设,把乡村户、农户的清单全部建档,做到创建的农户、创建的技术、创建的目标都建档归案,设专人进行管理。同时,把抓好秋备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秋收后,马上进行秋整地、秋做床、秋备土和秋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做到超前谋划、超前准备,为明年乃至今后的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