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方国资救市 10余省市已出手 4地驰援本地公司
全天20只股票强势涨停,占沪深全天涨停股的近一半。深圳国资数百亿资金“拆雷”股权质押的消息,让深圳本地股在10月15日集体爆发。
截至当日收盘,深圳上市公司共有20只涨停,而沪深两市涨停股只有42只,涨停的深圳本地股占比接近一半。此前根据媒体报道,深圳市政府已安排数百亿的专项资金,向注册在当地的A股上市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化解平仓风险。根据第一财经报道,深圳市政府方面筹集的资金多达150亿元。
进入10月份以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债务违约更趋频繁,地方国资接盘民营企业股权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迄今为止,包括深圳在内,山东、福建、四川、河南等十余个省市的国资,均已下场接手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提供流动性支持。
与深圳略有不同,四川、河南、北京等地国资入股、控股民营上市公司,虽大多通过产业资本进行,尚未见统一安排迹象,但这四地出手救助的对象部分为注册地在当地的上市公司。如华英农业、豫金刚石、新筑股份等上市公司,已引入、计划引入的股东均是其所在省市的国资。
国资入股后,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危机已经暂时解除。公开信息显示,部分6、7月份股权质押已触及平仓线的上市公司,至今并未发生实质平仓,而另外部分公司获得国资驰援后,股东已陆续解除质押,目前质押比例明显降低。
相对于股东股权质押风险,从维持经营稳定的角度,如何化解上市公司本身的流动性压力和风险,显得更为重要。部分债务危机已暴露的上市公司计划引入国资之后,其债务问题至今仍未能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深圳本地股爆发
10月15日开盘后,沪深两市震荡下行,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全天均收跌1.5%左右,但深圳本地股却强劲上涨,掀起一波涨停潮,并充当了当天涨停股的主角。
数据显示,15日早盘收盘,共有全新好、美芝股份、同益股份、赫美集团、沃特股份、同兴达、深圳新星、广和通等18只股票涨停。剔除尚未开板的新股,当天早盘,沪深两市涨停的股票总共33只,仅深圳本地股就占了一半以上。
15日下午,沪深指数持续下探,但深圳本地股仍然不断上涨。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收盘,深圳上市公司共有20只涨停,而沪深两市涨停股只有42只,涨停的深圳本地股占比仍接近一半。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10月13日证监会深圳辖区的上市公司共有299家,涨停股占比接近10%。
此前的10月13日,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透露,早在两个月前,深圳有关部门就计划通过分期进行的方式,筹集150亿元“风险共济”资金,帮助存在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的上市公司化解风险,目前首期资金已经到位,部分上市公司已经获得资金。
根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10月13日证监会深圳辖区的299家上市公司,共有190家进行了股权质押,占比达63.5%。根据披露,北讯集团、全新好等已经出现平仓风险。
根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当时深圳有关部门列出提供救助的上市公司37家,首批受助企业将从中产生,目前可能已经基本确定,可能已经进入尽调、谈判阶段。公开信息显示,除了怡亚通、科陆电子等几家公司外,梦网集团、铁汉生态等上市公司也已披露将引入国资股东。
而根据媒体报道,深圳市政府已安排数百亿的专项资金,以债权、股权的方式,向A股上市公司提供流动性支持化解平仓风险,救助范围包括注册地在深圳,具有一定发展前景,或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等实体领域的A股上市公司,此举被称为地方政府救市“第一枪”。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引入深圳国资或计划引入国资的上市公司,注册地均在深圳。8月初,深圳国资委下属的远致投资受让饶陆华持有的10.78%股份,成为科陆电子第二大股东。9月10日,怡亚通控股股东与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深投控”)签署协议,将持有的1.06亿股、占比5%的股份,转让给深投控,此前,深投控已受让怡亚通13.3%的股份,这两家公司注册地均在深圳。此外,英飞拓、英唐智控、铁汉生态等公司注册地亦在深圳。
地方国资“救市”图谱
2018年6月以来,随着资本市场波动、资金面紧张加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债务违约频繁发生,地方国资接盘民营企业股权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包括深圳在内,已有上海、山东、福建、四川、河南等十余个省市的地方国资,下场接手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或提供流动性支持。
与深圳略有不同,四川、河南、北京等地的国资入股、控股民营上市公司,大多通过产业资本进行,是否存在统一安排尚未可知,但部分国资入股的上市公司注册地与相关国资均在同一行政区之内。换言之,部分国资“拆雷”、救援的对象,以本地上市公司为主。
新筑股份4月9日公告称,其股东将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将所持该公司1.04亿股、占16%的股份,转让给与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四川发展”)。资料显示,四川发展是四川省国资委独资控股企业,新筑股份注册地则在成都市。
除了深圳、四川等地国资接盘当地上市公司股权外,河南、北京等地的部分国资也采取了类似做法。
根据华英农业9月11日披露,该公司当天与与信阳华信投资集团(下称“华信投资”)签署意向协议,双方基于战略合作需要,拟进一步探索股权合作方案,改善华英农业股权结构。9月4日,豫金刚石控股股东也以4.67亿元的价格,将该公司1.01亿股、占比8.42%的股份,转让于河南农投金控股份公司(下称“农投金控”)。
公开披露信息显示,华英农业是信阳当地上市公司,注册地为河南省潢川县;豫金刚石注册地则在郑州市高新开发区,而接盘的华信投资、农投金控的最终实际控制人分别为信阳市政府、河南省财政厅。
频频出手揽入上市公司控制权、具有北京市海淀区国资背景的企业,所受让控股权的部分上市公司,注册地址也在海淀区。
7月23日,三聚环保公告称,经海淀区政府常务会审议,海淀科技股东北京金种子创业谷科技孵化器中心(下称“金种子”)所持海淀科技2%股权,无偿划转给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下称“海淀国投”)。划转后,海淀国投持有海淀科技51%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同时,海淀区国资委成为三聚环保的实际控制人。
海淀科技原有三名股东,分别为海淀国投、北京大行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大行基业”)、北京二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二维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40%、38%、22%。三聚环保公告显示,大行基业、二维投资各自持有的海淀科技部分股份,转让给海淀国投、金种子。转让完成后,海淀国投持有海淀科技49%的股权,金种子则持有2%。此后,金种子又将所持2%股权转让给海淀国投,从而实现了海淀国投对海淀科技的控股,并间接控制三聚环保。
公开资料显示,三聚环保注册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与海淀国投同在海淀区。此外,由海淀区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早前还取得了注册地同在海淀区的翠微股份的控股权。
大股东质押危机暂时缓解
沪指跌破“熔断底”,创业板指失守1300点,A股近期的再次大跌,再度拉响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爆仓的警报。
10月13日,八菱科技公告称,因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其财务总监黄生田2018年6月15日起质押的股份,合约担保比例低于最低履约保障比例 130%。随后,黄生田陆续进行了数次补仓。由于近几日公司股价持续下跌,黄生田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将履约保障比例提升至不低于预警线,黄生田在东吴证券质押的300万股已构成违约,存在被质权人依约进行强制处置的风险。
根据第一财经此前统计,截至6月底,A股2223家上市公司未到解押日的股权质押达1.92万笔,共计4635亿股,当时市值达5.24万亿元,占同期A股总股本、总市值的7%、 9.6%。在股价不断的下跌中,像八菱科技这种股权质押风险也成为当下A股最大的风险之一。
股权质押的风险已经引起监管高度重视。10月12日,证监会修订有关规则,允许上市公司募集配套资金可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14日,银保监会保险资金运营部主任任春生表示,鼓励保险机构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更积极地参与解决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
地方国资接盘的上市公司,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股权质押风险。以已由深圳国资控股的怡亚通为例,截至7月11日,其控股股东共计质押了该公司5.66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73.82%,其中部分股份质押的时间在2016年。
情况类似的科陆电子,股权质押比例更高。截至8月24日,其控股股东饶陆华已质押4.53亿股,占其所持股份的99.45%。当时,饶陆华已将部分股份转让给深圳国资委旗下的远致投资。此外,10月15日涨停的深圳本地股中,赫美集团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已接近100%,同兴达实际控制人也已质押55.28%。
部分国资入股的上市公司,此前已触及平仓线。豫金刚石6月20日公告显示,其控股股东河南华晶、实际控制人郭留希质押的股份,共有2.86亿股触及平仓线,占两者合计所持股份的66.37%。此前,其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的3.21亿股全部触及平仓线。
注册地在深圳,目前尚未获得国资入股的北讯集团、全新好,股权质押已经触发平仓风险。北讯集团9月18日公告称,天津信利隆所质押的股份共9597万股已触及平仓线,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6.65%,占公司总股本的8.83%。自6月19日以来,该公司股东质押的股份中,已有接近4.3亿股触发了平仓线。
10月11日,全新好披露其持股5%以上的股东朴和恒丰及其一致行动人王昕、朱勇则遭到平仓导致被动减持,二人分别减持了145.31万股和60万股,分别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42%和0.17%。
而国资入股后,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危机已经暂时解除。从2017年11月以来,科陆电子股价已从10元以上跌至最低的4.96元,跌幅超过一半。赫美集团扣除送转因素后,年初至今累计跌幅也超过60%,同兴达累计跌幅也在50%左右。尽管质押比例居高不下,国资入股后股价仍一路走低,但科陆电子等公司质押股权并未出现平仓危机。
“据我了解的情况,深圳‘风险共济’的债权支持,其中一部分是借给股东,来缓解股权质押风险,等于进行置换。”上述知情人士称,相较于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共济”资金的质押成数要高一些,上市公司股东能拿到更多的资金,将原有质押置换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风险。
披露信息显示,自从深投控入股之后,怡亚通原第一大股东就在逐步解除质押。最新数据显示,10月9日,其原第一大股东将1.05亿股解除质押。加上之前数次解押,目前其质押的股份总数为2.93亿股,占比已降至60.34%。
部分上市公司流动性压力待解
部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大股东的股权质押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但一些上市公司面临的困难仍然有待纾解。对于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来说,其重要性更大。
某地国资已经入股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约为90亿元,但同期短期借款余额却达230亿元以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约6亿元,两者合计接近240亿元。
不过,该公司目前尚未爆出流动性问题。相对于存在流动性压力但经营基本稳定的公司,对一些债务危机已经暴露并且陷入困境的公司来说,国资如何拯救,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盛运环保10月13日公告,其第一大股东开晓胜所持的1.81亿股已被上海金融法院轮候冻结,占其所持股份的100%。公告显示,从2018年4月份开始,开晓胜所持的股份已被各地法院十余次轮候冻结。7月9日,开晓胜所持6639万股盛运环保股份就已跌破平仓线。
除了大股东债台高筑,盛运环保本身也危机重重。2018年5月,盛运环保的对外担保、债务出现4.57亿元逾期后,其债务危机便迅速发酵。10月10日公告显示,因流动资金紧张,应于10月9日前兑付的超短融“18盛运环保SCP001”到期未能兑付,涉及本息2.15亿元。
这导致盛运环保连环违约。由于18盛运环保SCP001违约,其2016年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16盛运01”也触发加速清偿条款,但该公司同样未能按期足额兑付,该债券涉及本金5亿元,当期利息约为3850万元。
早在5月23日,四川国企川能集团、盛运环保、开晓胜就已签订协议,开晓胜将其所持13.69%股份全部转让给川能集团方面,以使后者获得盛运环保控制权,且对盛运环保垃圾发电项目投资不低于156.75亿元。但截至目前,股权转让尚未完成。
上述协议签订后,川能集团也采取了一些行动。按照最初协议,川能集团将与盛运环保在宣城、枣庄、济宁、海阳等地项目进行合作。公告显示,7月份盛运环保已与川能集团就部分项目建设与各当地政府协商,并将签订相应协议。同时,盛运环保也在出售资产,10月8日,该公司转让原子公司德江盛运69.5%的股权给中环环保,以解除股权质押并获得一定的流动资金。
但目前来看,盛运环保的危机并未得到解决。最新公告显示,截至10月13日,该公司共有25.21亿元债务到期未能清偿,并新增11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冻结账面余额737万元。
债券大面积违约、债务危机更严重的永泰能源也是如此。7月5日,由于未能按期偿付到期本息,永泰能源初始发行规模为15亿元、票面利率7%的“17永泰能源 CP004”违约,违约本息共计16.05亿元。
除了17永泰能源CP004,永泰能源共有存续债券20只,累计余额多达206.2亿元。违约发生后,导致其他13只债券也出现交叉违约,其中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的就有7只,累计余额高达99.3亿元,共计违约115.35亿元。
永泰能源8月23日公告称,控股股东永泰集团与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京能集团”)签署协议,京能集团愿与永泰集团通过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资产注入等多种形式与多个层次的紧密合作,协助永泰集团降低融资成本,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以及为后续转型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而永泰集团愿以全部资产作为标的物,按市场公允价值,实现京能集团对永泰集团的绝对控股,后续该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可能。
但协议签订后,永泰能源仍在违约。9月27日公告显示,9月是永泰能源违约后的首个季度付息期,应付息金额逾4.1 亿元。受债券违约影响,该公司正常融资功能基本丧失,导致此次季度付息存在困难。经多方努力,已陆续支付当期利息约3亿元,尚有约1.1亿元利息暂时未能结清。10月9日的公告称,京能集团、永泰集团尚未签署正式协议,合作尚存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