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冷空气又要来了 杭州气温要跌破10℃ 网友集体官宣 我要脱单了
昨天的杭州,
可以说是冷到爆了!
明明感觉夏天还在眼前,
转眼就到了起床需要勇气的季节……
小编的朋友圈,
也是一片哀嚎!
↓↓
刷完票圈,
小编只想说,
今天我也官宣了!
据浙江天气预报:今天,浙南地区阴有时有小雨,中午起雨止转阴到多云;其它地区阴到多云。明天:浙北和沿海地区多云到阴,其它地区多云。
除了雨水,还有一个坏消息是:本周四周五又一股冷空气要来了!
尽管这位冷空气脾气还不错,气势也不强,但浙江大部分地区早晨气温还是会往下掉一掉,预计在9~13℃之间,直接跌破10℃。
想要阳光来提升温暖度的也别想了,本周不是下雨就是多云,所以出门的时候还是多带一件外套以备不时之需吧。
降温天气这种病要注意
七旬老人街头突然倒地昏迷
网络图
近日,金华义乌的何奶奶在逛商场的时候突然倒地昏迷不醒。送到医院一查,是血压骤增引发了脑出血。
何奶奶是义乌人,有高血压几十年了,平时一直服用降压药,但不怎么规律。1个月前,她觉得自己的血压挺稳定的,又一次自作主张把药给停了。
何奶奶的颅脑CT提示为“右侧基底脑出血破入脑室”,也就是“脑出血”,更通俗地说就是出血性中风。考虑病情凶险,医生为她急行了引流手术和颅内减压术。幸运的是,手术后何奶奶生命体征平稳,随机转入ICU病房进一步治疗。
看着母亲转危为安,何奶奶的女儿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她懊恼地说,“我妈嫌吃降压药麻烦,经常是想起来才吃,我们劝了很多次她都不听。”
该院神经外科医生说,平常他们经常这样的老人,有高血压却不当回事儿,甚至像何奶奶这样擅自停药。“现在正值换季,气温骤降加剧血管收缩,如果高血压不控制,等于将自己置于危险中。”
记者从金华各大医院了解到,入秋以来,突发心肌梗塞、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猛增,其中以老人居多,大多是高血压惹的祸。
面对秋冬季骤降的温度,医生提醒广大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并关注血压变化,避免寒冷的天气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导火索。
关于脑出血
你应该注意点什么?
秋冬季节,心脑血管病高发,下面这些知识点一定要掌握↓↓
1、脑出血有先兆吗?医生回答:有!
先兆一般可能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或头痛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突然出现一侧眼睑下垂;意识出现障碍,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走路不稳定,身体一侧通常会感到麻木、乏力、不能灵活运动,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水;身体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等现象……
如果家里有人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高度重视,密切观察,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等较严重的症状,应及时送医院救治。
2、为什么天冷时脑血管最受伤
医生介绍说,气候变化引起的冷刺激,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血管剧烈收缩,致血压增高,由于颅内存在动脉瘤及微小动脉瘤,在血压高时发生破裂出血,引起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脑部供血减少,引起脑梗塞。因此寒冷季节是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峰时期。对于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生率则更高了。
3、如何防止心脑血管疾病
医生认为,首先是对引起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预防。“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基础病的正规治疗。此外,尽可能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少熬夜、戒烟、戒酒,改善膳食结构,保证健康饮食,减少高脂、高盐、高胆固醇等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对有高血压的患者,需定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等。”
年龄在40岁以上,特别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期吸烟等情况的市民,建议每年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头颅MRA筛查)。据研究,颅内动脉瘤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史,如直系亲属中有颅内动脉瘤病史的,建议可进行颅内动脉瘤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