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选择
10月12日一大早,记者在七星关区鸭池河镇河坝社区香菇种植大棚看到,村民邓琴会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香菇接种,“每天工资80元,最主要是能学到香菇种植技术。”
邓琴会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8口人只有不到4亩地。
“这些修大棚的地方原来是一坝田。”邓琴会说,她家有半亩。这个地方的田即便精耕细作,种出的稻谷也好不到哪儿去。
于是,村民宁愿打零工也不愿种田。渐渐地,上百亩稻田大部分荒芜了。
“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启动后,山乡处处掀起产业结构调整热潮。”鸭池镇副镇长翟强说,镇里寻思着把这片逐渐荒芜的土地利用起来,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为群众找条致富路。
种什么?镇、村经过多次考察,结合自身实际,决定发展香菇种植。引进浙江猢孙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股100万元,并提供技术和销售服务;社区合作社入股资金200万元;政府整合20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筹措资金为全镇1475户贫困户入股。
“按照300万棒香菇规模计算,一个菌棒至少有2元纯利润,每年纯利润就可达600余万元,每年给贫困户的分红就是120万元。”公司负责人白海说。
“香菇可采四季,但我们公司实行的是工厂化生产,我们只采产量高的前两季,后面两季公司免费送给贫困户采摘。一个菌棒最少可采摘3两鲜菇,公司保底回收5元一斤,一个菌棒就是1.5元。仅这一项,公司就带动贫困户增收450万元以上。”白海说。
“种香菇比种稻谷强多了。”邓琴会说,原来半亩地顶多种出600斤稻谷,自从村里流转土地发展香菇种植后,她和丈夫一起在大棚里务工,两人一天的工资就是160元。
“我现在就想尽快学会种植技术,到时候多要些菌棒回来种植,脱贫致富不得问题。”邓琴会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