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甘肃 » 正文

全球报道:自奋加鞭不下鞍好风借力再扬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1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自奋加鞭不下鞍好风借力再扬帆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改革决策部署,把准正确方向,坚持问题
原标题:自奋加鞭不下鞍好风借力再扬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改革决策部署,把准正确方向,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为民取向,积极探索创新,精准靶向发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呈现出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一个个改革试点落地实施,一项项惠民红利不断释放……

定向施策激活发展活力

近年来,我市紧盯制约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对症下药,协同发力,在改革中寻找赶超的路径,在改革中聚集发展的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活力。制定出台《兰州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兰州市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方案》等一揽子配套政策,构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1+8+7”工作体系,严格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在此基础上,2017年我市钢材、粗钢、水泥、原煤产量分别压减53.7%、52%、21%和7.1%,商品房库存面积减少69万平方米,落实小微企业政策性减免税收4.02亿元,发放中小企业贷款26.42亿元。

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全力推进兰州新区、兰州经济区、兰州高新区错位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改革试点,实施“四千七百”产业链延伸壮大工程,坚持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着力打造石油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四个千亿级和有色冶金、建材、烟草、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轻工及食品七个百亿级产业链,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集群逐步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4%。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以“放管服”改革激发活力,全力推进政府权力“瘦身”,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1068项减少到111项、减幅达89.61%,市级保留行政许可项目184项、备案制管理项目35项。依托政务服务中心、“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全力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599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事项占总事项的60%。商事制度登记减少166个要件,81%的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工商登记业务全部实现网上流转,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全部实现“一口办理”、网上运行,办理时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以内。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加法”,截至2017年底,全市工商系统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16903户,注册资本(金)7883.76亿元。仅2017年一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4708户,注册资金782.01亿元,增长6.5%和640%。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农业农村改革增强活力。以此为背景,我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全市应确权农户244707户,实际确权241325户,确认承包面积3108617亩。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探索出新模式,全市3.85万亩土地入股到经营主体,发展农民股东5万多人,辐射带动16782农户增收,农户获得入股分红860.4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279.9万元。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成立,地方政策性农险品种试点推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合作社总数达到5331家,成员总数达到7.15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15.36万户,家庭农场达到246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鲜活动力。

此外,我市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强化“多规合一”,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聚集活力。进一步理顺市区两级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厘清市区两级城市管理清单,整合归并管理权限,建立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创新“互联网+城市管理”模式,推行数字城管,启动运行了12319兰州市城市监督管理热线和市民随手拍平台,促进城市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运行,城市综合承载力、吸引力不断提升。

疏堵解痛增进民生福祉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是兰州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所秉持的重要准则。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坐标方向,从群众呼声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使改革举措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幸福感。

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问题既是老百姓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也是兰州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重点发力点。面对“上学难”问题,近年来我市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做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探索一体化办学,推行“联校办学”“联片办学”“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模式,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择校热”“大班额”等难点问题迎刃而解。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622所,基本满足了群众“家门口有学上”的愿望。

针对“看病贵”问题,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全面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取消药品加成,推行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落实门诊慢特病大病保险报销、大病保险再报销、精准扶贫户降低起付线报销政策。建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推行分级诊疗,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使得“看病难”不再成为影响群众健康的拦路虎。

我市还立足群众多元化养老需求,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探索建立了西北首家虚拟养老院。加快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和医养结合试点,全力打造“幸福兰州·为老驿站”养老服务品牌,在全省率先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社会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制度,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养老机构达到28家,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53个,居家养老服务人数达到24.5万人,年提供服务老年人400万人次,逐步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此外,我市着眼城乡人口权益共享,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建立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全市户籍人口统称为“居民户口”。

简化审批手续,降低落户门槛,《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政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出台十三项惠民举措,为常住人口提供全方位社会保障。提升居住证含金量,兰州市居住证持有人享受5项基本公共服务和15项便民利民措施,人口归属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2014年的62.66%,提高到2018年6月的70.18%,高于全省34.19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我市还通过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进全国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深入开展“百千万”文化惠民活动,市上每年组织举办100场公益文化活动,各县区及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每年组织1000场文化活动,在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举办群众文化活动超过10000场。建成街道、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7个,《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精品剧目轮番上演,百姓大舞台好戏连台,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标本兼治绘就生态画卷

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城市,兰州曾是全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年度排名常年居于全国末位。解决这一上级高度关注、社会长期诟病、百姓怨声载道的重大问题,唯有全面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以壮士断腕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治理。以此为出发点,我市坚持生态先行,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集中优势力量,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提升环境质量,交出了一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合格答卷。

为全力守护兰州蓝,我市先后出台了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企业出城入园、阶梯气价、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洁净型煤推广使用等23项配套政策,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标准化建设、排污权交易、网格化监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等54项体制机制创新,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政府环境审计试点工作,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制度,探索开展了排污权、节能量、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为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提供了平台。兰州市环境能源交易中心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环境权益交易试点项目,在全国推广建成了节能减排成果展示厅和“1+5”低碳运营管理云平台,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兰州作为全国唯一的非低碳试点城市应邀参加巴黎世界气候大会,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中央党校将“兰州经验”上升为教学典型案例,在《人民日报》内参刊发报道。2017年,兰州市成功申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兰州市首推的精准治污、铁腕执法、网格监管、督察问效等措施被环保部转发全国推广,先后有300多个城市来兰调研,压煤、减排、控车、除尘等核心措施为京津冀“2+26”城市治理大气污染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倾力实施“增容扩绿”工程,精心打造城市园林绿化精品和亮点,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公园绿地达到148处,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达0.0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06平方米,市民出行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1.2%,2017年兰州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两山生态提档升级,全力打造城市生态屏障和“肺叶氧吧”,累计完成绿化面积58万亩,成活各类树木1.5亿株,从荒山秃岭到山峦披绿、花香绕径,如今的南北两山已成为兰州的一张生态新“名片”。

同时,大力推进生态保护机制建设,将生态文明考核指标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探索建立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出让制度,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生态保护责任全面靠实。推行河长制,建立“双河长”工作机制,全市主要河流、水库、中型以上淤地坝、洪水沟道全部设立河长。开展污染专项整治,启动实施了水污染防治、黄河兰州城区段污水排放整治、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全域无垃圾治理、码头船舶防治污染专项整治行动,一批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绿色发展有了新突破。

以人为本筑牢公平防线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兰州市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司法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了《关于推进司法改革的实施方案》《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方案(试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暂行办法》《保障律师参与诉讼活动若干意见》,全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试点推行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健全防范冤假错案机制,加快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和庭审直播公开平台建设,推动庭审实质化。全面深化律师制度改革,制定兰州市《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作用。建立以司法行政机关为主体,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相互协作配合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有效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

2016年,兰州市七里河区法院、榆中县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2017年,兰州市作为全国首个省会城市率先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法院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准确把握家事审判的情感色彩和人文特点,培养专业化审判队伍,建设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专门化家事审判场所,建立符合家事案件特点及规律的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提高审判机关职业化水平和审判质量,妥善化解家事纠纷,设置家风家训文化长廊和“婚姻冷静期”“融情时刻”教育制度,组建多元化调解队伍,实现从“案结事了”到“事了人和”的转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事审判制度改革兰州模式,成为兰州司法体制改革的全国品牌。

多点发力夯实执政基石

强基础,固根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纵深推进。近年来,我市全面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探索推进了党内法规制定试点工作,建立了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常态化机制,建立了“三级联评”服务工作考评机制和村党组织书记“星级评定”模式。开展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探索了党代表经常性发挥作用的办法和途径。整合人才制度优势,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全市发展集聚了人才。

筑防线,严执纪,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我市稳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市、区县监委全部挂牌成立,监委班子均已配备到位,各区县人员转隶工作全面完成。对纳入改革范围的59个原市纪委派驻市直部门(单位)的纪检组(纪委)、监察室全部予以撤销,新设8个综合派驻纪检组和15个单独派驻纪检组,实现对全市88个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无禁区监督。提升监督执纪水平,优化整合纪委内设机构,理顺执纪监督、执纪审查、执纪审理部门职责,规范信访举报、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等工作流程,形成了20项具体规程规定、5个工作流程图。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主体责任履行、监督执纪问责有效落实,激发了干部担当作为和干事创业的激情。强“三性”,去“四化”,群团组织改革有序实施。市县(区)工会、团委、妇联、科协、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全面推进,“专兼挂”“减上补下”任务有效落实,群众工作方式不断优化,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

十八大以来,兰州市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发展的“决胜法宝”,破束缚之羁,解民生之困,谋奋进之局,接茬发力、攻坚克难、务实推进,130多个改革试点全面推开,300多项改革事项渐次落地,改革的蓝图已经成为发展的实践。全面深化改革只有进行时,站在新的改革征程上,兰州市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高起点谋篇布局,高效率推动落实,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深层次迈进,为兰州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再添新动力、再造新优势、再谱新篇章。□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超

(责编:周婉婷、焦隆)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