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安徽 » 正文

全球报道:涡阳 因地制宜 综合施策 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涡阳 因地制宜 综合施策 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扶贫先扶志与智,脱贫要靠技与艺”,在安徽省涡阳县街头,这样的标语随处

原标题:涡阳 因地制宜 综合施策 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

“扶贫先扶志与智,脱贫要靠技与艺”,在安徽省涡阳县街头,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党的十八大以来,涡阳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吹响了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在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等多重举措的合力下,涡阳的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初的7.8%骤降至现在的1.8%。涡阳“摘帽”省级贫困县的年度目标指日可待。

精准“把脉”,齐心协力拔穷根

黄庄村,距离涡阳县城不过15分钟车程。这里紧挨着307省道,是星园街道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安徽省级贫困村。近两年来,在当地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黄庄村的改变有目共睹。

步入村口,一块印有“莓香湾”的广告牌格外引人注目,数十个大棚一字排开,一旁是一片望不见尽头的桃树苗,而边上的农家乐、鲜花超市、海洋馆、儿童拓展基地更是颠覆了人们对乡村的传统印象。

两年多前,安徽莓香湾农业发展旅游有限公司落户于此,投入5000多万元,大力发展草莓种植产业,同时打造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

而这些,对于当地脱贫攻坚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

该项目负责人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当地贫困户能够申请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入股到草莓种植项目中去,“2017年,有50户贫困户每户投入了1万元,到年底每户拿到了2000元的分成”。颇为灵活的是,贫困户也可以采用“土地流转”模式入股,“折算下来,每一亩土地能折算1000元股金”。

不仅如此,“莓香湾”项目还为当地贫困户就近就业提供了诸多机会。项目负责人介绍,“草莓种植旺季,有100多名村民在项目上帮工,工资每天在80块钱左右”,他说,“当全部旅游项目都开业后,这里将吸引整个涡阳县城的消费人群,到时候,还将带动更多贫困户就业”。

统计显示,“莓香湾”项目落地至今,帮助黄庄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3.79万元、帮助贫困户增收15.15万元。

在涡阳,发生翻天覆地改变的可不止黄庄一个村。不远处的西阳镇王桥村几年前和当地的其他村子一样,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而现在,村子的主业已经“升级”成为种植桃类等经济作物和养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安徽科技学院的驻村扶贫队。

秋日的王桥村田间,村民们正在为冬桃的上市做最后的准备。与春天上市的桃子相比,这里的冬桃得益于昼夜温差悬殊、气候相对干旱,拥有了较高的甜度。

驻村扶贫队队长谷业理教授介绍说,由于品种鲜见,冬桃的销售价格十分可观,“传统意义上的销售之外,我们还以桃子为原料,在电商平台上推出果酒,价格能卖到200元/斤哩”。

驻村扶贫期间,安徽科技学院的专家们还提出了“赶着山羊奔小康”的口号,带领当地贫困户养起了羊。

以科技为后盾,种植、养殖“两手抓”,数年间,王桥村的贫困户人均收入从3000多元增加到了5000多元。

事实上,黄庄村和王桥村的“改变”不过是涡阳近来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2014年初,涡阳全县共有7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6490户、115986人,贫困发生率为7.8%。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全县现有贫困村25个,未脱贫贫困户10544户、2686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1.8%。

瞄准“摘帽”,多措并举稳落实

近4年来,涡阳县委、县政府本着“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初心,摸索出了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可供复制的经验。

脱贫攻坚、机制先行。

几年间,涡阳不断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坐标体系,坚持县、镇、村三级书记纵向到底抓扶贫,县直单位之间、县直单位与乡镇之间横向到边促脱贫。

与此同时,涡阳下大力气提高贫困人口就业覆盖率,通过培育产业、组织外出就业、支持创业、开发辅助岗位和公益岗位,不断提高“三业一岗”就业质量;持续推进到户到人项目措施,在构建“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添发展新动能,实现全县383个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78个贫困村电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而变“输血”为“造血”,因村制宜、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稳定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及强化相关工作公示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等做法也为涡阳的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政策有准头、干部有劲头、百姓有奔头”。

2018年,对于涡阳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涡阳县委县政府向全县近170万人民郑重承诺,要在这一年脱贫13391人,把贫困发生率降至0.9%以下,并在2018年底彻底摘掉“省级贫困县”的帽子。瞄准这一目标,他们有底气、有勇气、方法可行、节奏清晰。

现在的涡阳,改变的故事随处都在上演。

西阳镇太平村的红薯已经上市,过不了多久,它们会通过深加工变成红薯粉进入百姓家的餐桌;曹市镇辉山村的纱布厂年产值突破了100万元,每年能为就业贫困户增收0.5万元-1.5万元;青疃镇太于村脱贫攻坚公示墙上,村里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都赫然在列,这种公示墙在全县的各个村子都有一面;龙山镇段营村的就业扶贫驿站中,贫困户许方灵在8月份领到了4445元的工资,这在当地属于绝对的“高收入”……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涡阳昂首阔步、信心满满。

(责编:关飞、郭宇)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