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宁波海曙探索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置新路子

   2018-10-21 人民网1720
核心提示:原标题:用秸秆碎料为雷笋“增产提质”海曙探索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置新路子前天(10月19日)下午,宁波海曙区洞桥镇三李村的部分稻
原标题:用秸秆碎料为雷笋“增产提质”海曙探索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置新路子

前天(10月19日)下午,宁波海曙区洞桥镇三李村的部分稻田里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开着秸秆打捆机正在收割新鲜秸秆。仅仅10分钟,2亩地的秸秆便全部打碎整理完成,变成了2000多公斤的“饲料”。“这些碎料可以用来覆盖雷笋地,也可以喂养牛羊等牲畜。”现场一名村民说。

海曙区洞桥镇农办主任汪柏甬介绍,洞桥镇约有1.2万亩晚稻,每年能产生8500吨左右的晚稻秸秆。以前,农户习惯将秸秆焚烧还田,但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秸秆若不焚烧,就送到终端处理厂进行回收,但中途的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较高,不划算。”海曙区宁锋粮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建说,如今将晚稻秸秆覆盖在雷笋上,不仅能保持雷笋生长温度和湿度,还可以代替部分砻糠的作用,即节省了成本,又解决了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问题。

目前,推动农业生产废弃物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已成为海曙垃圾分类重要工作之一。海曙区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熊开平说,海曙区是雷笋主产区之一,光洞桥镇雷笋就有1000多亩,“能就近消化不少秸秆”。

据悉,海曙西片区绝大部分农业生产废弃物是瓜果藤蔓和水稻秸秆,若随意焚烧或者乱堆乱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此次的秸秆再利用是海曙西片区农业生产废弃物减量化的全新尝试,下阶段,海曙区将在全区推广秸秆循环利用。

(责编:王丽玮、戴谦)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