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扶贫管家 王贵钢 乡亲需要我 就一直干下去
图为深山中的加勉乡。龙章榆 摄 |
人民网从江10月23日电(龙章榆)单位主管领导说他是个“扶贫专家”。
广西一林场工人说他是负责的“包工头”。
从江县加勉乡的贫困户说他是真正的“全职管家”。
他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只是想帮老乡做点事。”
他,就是贵州交建集团驻加勉乡脱贫攻坚前线工作队综合组组长王贵钢。
2016年10月,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系统定点帮扶加勉乡。作为贵州交建集团下属贵州路桥集团一项目办公室主任的王贵钢临危受命,成为交建集团驻加勉扶贫工作队综合组组长,从此一头扎进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从江县加勉乡开展扶贫工作。
两年来,王贵钢昼夜不分为当地找穷根,千方百计帮贫困群众解决就业,赢得了当地贫困群众的信任与赞美。在月亮山脉中的苗乡里,不善用汉语表达的乡亲用竖起拇指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感谢。
来了,就要下决心为大家做事
加勉乡地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月亮山腹地,坡陡沟深,土地贫瘠。2016年,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27户,贫困发生率高达56.8%。在贵州1795个乡镇中贫困状况排名中,排在倒数第三。
虽然来之前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当地的现状仍让王贵钢吃惊。“在之前,为给小孩筹钱治病,当地一位父亲半夜挑着家里的两只生猪翻山越岭至天亮到最近的集市售卖。因语言不通、不会吆喝,生猪一直无人问津。这位父亲又舍不得低价贱卖,就这样困窘地在原地呆到了天黑……”
初到加勉听说的这个真实的故事,让身材魁梧的王贵钢动容泪目。他很清楚,故事中那位窘迫的父亲,是当地很多贫困群众的缩影。
“来了,就再不能让他们这样下去!”王贵钢说,这是他当时下的决心。按照计划,进村第一件事是走访调研,但登门走访对王贵钢和同事们来说并不容易。
“当地群众居住在深山,分布比较零散,白天乡亲出门劳动,工作只能晚上开展。隔山就能望到的一户人家,常常花上几个小时,晚上过河、走小道,当地人心里都有些‘虚’……”和他一同工作的同事说,那段时间,王贵钢经常半夜还在山中。长此以往,难得与家人团聚的王贵钢,只能在深夜里,悄悄地躲进被窝,与妻子在临睡前通电话。
誓要找到穷根,王贵钢带领同事把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做了起来:规划完善通乡里的通乡路、通组路、产业路;联系单位开展就业培训、对接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帮扶发展特色养殖产业……通过无数个通宵达旦,2016年底,王贵钢和同事终于走遍了定点帮扶对象的家门。“环境封闭、教育落后、土地贫瘠……”大家一条一条列出了致贫的原因。
据加勉乡污弄村村支书梁中科回忆,一年时间里,王贵钢和同事们安排了工地的岗位、找到了厨师培训学校、联系了贵阳的饭店、带了不少村里的学生到贵阳“见世面”,做了数都数不清的事情。
2017年底,王贵钢小组定点帮扶的两个自然村超过80户实现脱贫。
出去,每件事都要对得起他们
“就业是立竿见影能改变的办法。”一年时间总结出的经验,让王贵钢坚定了走就业脱贫的路。然而,由于村民文化程度低,沟通能力差,多数人不愿也不敢走出大山。
“亲自带出去!”2018年春节前,王贵钢调研得知广西北海有些林场需要伐木工人,他反复做工作,将8名老乡先带到广西的林场。
为让老乡们消除顾虑安心工作,到达林场后,他亲自安排住所、对接公司、记账算账,稳定后,他每天把大伙需要的伙食食材带到工棚,亲自烧火做好饭菜等砍树下班的老乡。
从加勉大山过来的乡亲仍是与山作伴,与水为邻,适应后加足马力工作。那个月,8名老乡上了8天班,平均每人收入了1400多元回家过年。
消息很快传遍了加勉,春节过后,一批批群众,先后加入了伐木队伍。直到目前,规模已到达近30人。随着队伍壮大,王贵钢也面临了不少挑战。
2018年七月,由于经验不足,乡亲们因50吨木头下落不明与林场发生了分歧,导致工作队的5万块钱工资迟迟未能落实。经几次谈判无果,王贵钢急了,他只好瞒着大家贴了4500元钱,让大家一分不少地领到了工资。
“不为别的,带出来了,做的每件事都得对得起他们。”王贵钢一脸平静地说。
当然,在大山里过日子,王贵钢也找到了乐趣,食材搭配、火候安排,从小在贵阳市城里长大的他用手机一步一步的搜索,学会了做30多人大锅饭,每天换口味给大家搞伙食。住在隔壁工棚的广西工人阙海辉说,“没见过这样负责的‘包工头’”。
今年国庆结束,队伍里的老乡们回家秋收,又带来了四名新成员。第二天,在简陋的工棚里,王贵钢准备了6盘红烧肉,两件鸡蛋庆祝。
两口米饭下去,王贵钢说出了心里的想法:“只要他们需要我,我一定会带大家干下去。”
莽莽深山里,几个老乡已经扛起油锯走到林场。
半抱大的桉树他们用了三刀砍下。他们相信,在王贵钢的带领下,贫困,会像眼前的树一样倒下来。
“王贵钢”不只一个。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贵州省交通运输系统定点包干从江县加勉极贫乡以来,贵州交通运输厅系统各方共选派精兵强超过40人团队蹲点加勉乡。
他们把“贫”牢记在心里,“扶”落实在脚下,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他们的付出下,短短两年,加勉乡100%建制村通硬化路、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加勉到相邻乡镇的二级路、三级路大通道已通车完工;全乡香猪、家禽等产业突破存栏上万规模;动员超过1000余人出山就业。整个加勉乡,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责编:郜林筱(实习)、陈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