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批氢燃料电池车上路 何时驶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6月,四川首条氢燃料电池客车商业示范线路开通。(资料图片)
成都加快布局氢能源产业——
锦城观察
10月24日上午9点30分,一辆P09路公交车驶出郫都客运中心。从外观上看,它与普通公交车辆并无太大差别,但车身上的几个字,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
被业内专家称为“最理想的清洁能源”的氢能源,是新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据介绍,目前氢能产业正处于将氢从工业原料向大规模能源开发利用的战略转折点。不久前成都召开全市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会,提出要加快氢能汽车研发生产和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在关键核心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上努力实现全国领跑。
今年6月底正式“开跑”的公交P09线路,是成都市也是全省首条氢燃料电池客车商业示范线路,也是成都在氢能产业中布下的一颗重要棋子。
抓机遇 或带来能源结构变革
国际普遍认为,氢能革命将带来整个能源结构的变革。
与现有的电动汽车相比,东方电气(成都)氢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剑绵认为氢燃料汽车的优势更明显,“加注氢气只需几分钟,续航里程可以达到五六百公里,而且氢能源最终排放出来的是水,是真正的零污染。”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吴利国则指出另一个优势,“电动汽车的锂电池回收处理是个难题,氢燃料汽车就没这样的困扰。”
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湖北等城市已经开始积极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百舸争流中,曹剑绵看好成都,“成都周边的氢源非常丰富,因为四川具有大量的富余电力,可以用于电解水制氢,另外四川工业副产氢的产量也非常高,这些都是推广氢能源的基础条件。”
不仅于此。在氢能源产业上中下游各环节,成都均有布局。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全市涉氢企业和科研院所已达50余户(家),其中规上企业40余户,上市企业7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制氢装备、加注设备、储氢瓶等。如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公司,就是国内仅有的几家专业化、规模化的加氢基础设施研发生产企业之一。
跑起来 已累计运行超13万公里
早在8年前,东方电气就把转型的重点方向聚焦在氢燃料电池的研发上,成立了近50人的研发团队。今年6月底,首批10辆由东方电气与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正式在P09线路上“开跑”。
这种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设计续航里程为500公里,搭载了由东方电气集团研发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能将氢能转化成电能,驱动车辆行驶。
每天开着这辆氢燃料城市客车来回200多公里——几个月下来,公交车师傅何滔对这台车有了很多新认识,“没噪音、没污染,开起来很巴适。”截至目前,他跟另外9名师傅已经累计开行超过13万公里。
这13万公里,让曹剑绵对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有了更足的信心,“这说明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达标的,为下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
在四川已有的首座临时加氢站基础上,成都郫都区还在同步推进固定式加氢站建设,选址于IT大道以北。
成都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市已有多个氢能相关产业项目启动,包括新筑股份的“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列车”研发项目、川大-攀钢-广东泰罗斯的钒钛基储氢合金-燃料电池电源系统产业化等项目。成都将以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为契机,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轻轨列车两大终端领域,不断完善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
筹未来 多项关键技术尚待破解
第一辆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已经跑上路了,第一辆氢燃料电池家用汽车还远吗?“还有不少路要走。”曹剑绵回答。
10月18日召开的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联盟成立筹备会上,被谈论最多的还是成本:目前氢燃料电池车辆在汽车市场上并不具备价格优势。
以比较受推崇的电解水方式制氢为例:“我们做过测算,如果电解水制氢所用的电,价格在0.2元/kW·h的话,氢气终端的销售价格就与汽油差不多了。”氢气运输的成本也亟待降低:目前氢气大多是以气态运输,一个氢气罐能装的氢气量十分有限。
不少参会者呼吁政府能在制氢用电的政策上再给予进一步的倾斜,但也有观点指出,降低成本需要技术的进步。目前,在一些关键材料的生产上,国内外差距还比较明显。“比如电堆里用到的‘质子交换膜’,目前还只能依赖进口,如果能实现国产化,价格就会下降不少。”曹剑绵说。
除此之外,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还要改变许多人对氢的认知。为了说明氢气的安全性,曹剑绵打开了电脑中的一张示意图,“氢气密度小,在空气中扩散速度快,只要没有阻碍,从燃料罐溢出之后会迅速上升扩散,即便着火也是发生在气源上方,离车内乘员较远。”在他看来,只要按照规范去做氢能产业,安全程度是很高的。(四川日报记者蒋君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