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正文

全球报道:秋冬时节 如何防范呼吸道疾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0-26  来源:燕赵都市报
核心提示:出场专家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医师 武蕾10月23日,霜降。此时进入深秋时节,天气逐渐变冷,早晚的温度更低,再加上天气干燥

出场专家

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医师 武蕾

10月23日,霜降。此时进入深秋时节,天气逐渐变冷,早晚的温度更低,再加上天气干燥,致使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人增多。呼吸道疾病为什么在这个时节易发?人们在此时节又该如何预防呢?且听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医师武蕾给大家讲解。

秋冬呼吸道疾病易发, 对感冒不能忽视

据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医师武蕾讲,最近医院呼吸科接诊的感冒、哮喘、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的人明显增多,尤其是老年人和小孩子。

武蕾介绍,秋冬季节容易发作的呼吸道疾病有多种,如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等。

感冒又有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普通感冒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对于感冒,武蕾强调不能轻视,因为感冒是“百病之源”。感冒这种常见病,人们大多以为多喝点水、多休息休息或者简单用点感冒药就会好了。其实,如果是普通感冒,如出现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症状较轻者,可在家自行吃一些感冒药,多喝开水,多注意休息;如果是症状较重、发烧超过39摄氏度、出现呼吸困难、咳血、胸痛剧烈时,及时到医院。而对于流行性感冒,也一定要重视,因为流感的病毒会侵袭人体的多个脏器,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的话,可能会诱发中耳炎、喉炎、病毒性心肌炎等。

干燥寒冷等刺激呼吸道致发病

对于秋冬季呼吸道疾病易发的原因,武蕾认为与秋冬季的气候特点有关。秋冬季来临,天气变得干燥、寒冷,草木枯黄。

天气干燥,整个人体在干燥环境中,尤其早上起来会感觉咽喉部、鼻咽部干干的,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呼吸道原来分泌用于保护呼吸道的黏液,其里面的水分因干燥而消耗导致的。而呼吸道黏膜水分的减少,就降低了呼吸道粘液对病菌和粉尘等的黏附及防御作用,病毒病菌可以长驱直入呼吸道甚至深入肺部。寒冷空气吸入呼吸道,刺激呼吸道黏膜,使黏膜血管收缩、局部缺血和营养障碍,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减弱,净化防御机能降低。再加上此时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原较多,因此,感冒、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明显增多。

中医认为肺脏“喜润恶燥”,容易受寒、燥侵袭而致肺的呼吸功能失调,也是这个道理。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那如何提高呼吸道防御疾病的能力,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呢?武蕾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为大家总结了如下几点:

1.适当锻炼。可以通过运动锻炼、呼吸操、扩胸运动、腹式呼吸等训练,增强体质,提高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和机体免疫力。运动锻炼方面可以进行慢跑、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活动。

除了日常的锻炼,还可以对呼吸肌进行训练,以增强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以下两种方法可以进行呼吸肌的训练:

•腹式呼吸法:患者取立位,体弱者也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上身肌群放松做深呼吸,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也可用手加压腹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一般吸气2秒,呼气4~6秒,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深吸气缓慢呼气,不可用力,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7~8次左右,开始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可增加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自然的呼吸习惯。

•缩唇呼吸法:用鼻吸气,缩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在不感到费力的情况下,自动调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缩唇程度,以能使距离口唇30厘米处与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每天3次,每次30分钟。

2.防寒保暖。秋冬时节,早晚温度较低,所以日常穿衣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尽量避免与冷空气直接接触,特别要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的保暖,防止着凉,但也注意不能太捂着。

3.饮食调理。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得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此时饮食应以“少辛增酸”与“防燥护阴”为原则,宜均衡、清淡、易消化。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应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等。秋季养肺,可以多吃白色食物,还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木耳、胡萝卜、藕、菠菜、梨、苹果、蜂蜜等。

武蕾提醒,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抵抗力相对较差,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需要着重加强防范。此外,经常开窗通风、保证充足睡眠、生活规律、避免烟酒、适当补充水分、外出归来注意洗手等,也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必要措施和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