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刷微信成了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老年人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玩起了微信。其中一些老人对各种伪科学、“秘闻”等微信文章深信不疑,沉迷其中,却不知已经成了一些微信营销号眼中的“唐僧肉”。对此,有专家建议,子女应该帮助老人寻求多方面的娱乐内容,不要让老人整日与手机为伍。相关部门也应担负起监管责任。
讲述 母亲迷上 各种微信“爆款”文章
石家庄王女士的母亲年过六旬。一年多前,王女士为了方便和老人联系,教会了她使用微信。最初的时候,老人只是用微信和亲朋好友联系,后来开始沉迷于看微信中的各种文章和视频。“我母亲喜欢看和转发的都是那种有关老年人的‘爆款’文章,比如‘它是天然降压药,一定要天天吃’,‘周围人大吃一惊,六十岁的老人每天竟然……’等等。”王女士告诉记者。
王女士的母亲不仅爱看这些文章,每天朋友圈里转发的也都是这些内容。“母亲特别喜欢转发这些文章,我每天都会收到不少,而且家庭微信群里也都被这些内容刷屏。”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家庭微信群里有不少长辈,大部分长辈都和她的母亲一样有这个爱好。“最初我建这个微信群是为了方便亲戚们聊天联络感情,现在可好,年轻人一般不怎么说话,老人全在群里转发这些文章。每次微信上流传什么谣言或者所谓的‘秘闻’,一翻我家的家庭微信群都可以找到。”
更令王女士担忧的是,因为沉迷刷微信,母亲原本的一些爱好都丢掉了。“以前母亲还时不时会去公园健健身、遛遛弯,现在却整天坐在沙发上刷微信,人越来越‘宅’了。有时候为了看微信,她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做了。”
因为担心母亲的健康,王女士也曾劝过母亲少刷微信,多出去健健身。“可是母亲却振振有词地说,‘你们年轻人都天天上网,我们老年人上上网怎么了?我以前很多事都不清楚,现在会上网了,知道了很多外面的事。’可是她所谓的‘知道很多外面的事’,相当一部分都是谣言、胡编乱造的东西,但是母亲却往往深信不疑。”王女士无奈地说。
调查 转发微信是老人社交的一部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老人喜欢刷微信,转发各种微信内容?记者随机采访了石家庄几位老人。
赵大妈告诉记者,学会用微信后,感觉一下子发现了新大陆。“微信上好多内容都很有意思,看着特别解闷儿,比电视都好看,而且手机拿在手里又方便,有时候看着看着都舍不得睡觉了。”
李大妈很喜欢转发各种微信文章,经常和几个好朋友互相转发微信文章。“人上了年纪,就喜欢找人聊天,微信可以让我们不出家门就聊起来。但是我们都不怎么会打字,发语音有时候不知道说些什么,而转发微信按几个键就可以了,特别方便。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互相转发微信文章,也是一种交流方式。你给我发几个,我给你发几个,说明大家心里都惦记着对方呢。”李大妈说。
安大爷告诉记者,他比较注重养生保健,看的微信内容也都和养生有关,喜欢把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转发给孩子。“孩子们都忙着工作,我给他们转发这些东西,也是提醒他们要保重身体。”安大爷说,他也发现有些微信内容不太可信,“比如前一天说某两样东西吃了对身体不好,过两天又说这两样东西一起吃降血压,真是自相矛盾。但是我也分辨不出来哪个内容说得对,只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探析 一些营销号 为吸引“中老年流量”胡编乱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7年6月,我国50岁以上的网民群体呈扩大趋势。2017年,50岁以上网民群体在网民中所占比例达到10.6%,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融入了互联网之中。
根据微信官方后台的统计,中老年人正成为微信的活跃用户。有数据显示,有近半数中老年人会关注浏览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其中,养生保健类和生活常识类文章深得大多数中老年人喜欢。
因为老年人热衷于看并转发微信,他们成了众多微信营销号眼中的“唐僧肉”,被称为“中老年流量”。
“现在很多微信营销号专门编写微信文章来吸引老年人浏览转发,从而赢得流量。为了吸引中老年流量,这些营销号使尽了手段,其中很多文章是胡编乱造,甚至是对大家关注的事件进行造谣。”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该业内人士表示,一些老年人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辨别能力,对不良营销号胡乱编造的微信文章深信不疑,甚至认为自己因此而成了“消息灵通人士”,从而更加沉迷微信,却不知道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传谣的角色。“这些东西对老年人的思想认识和身体健康都有不小的副作用,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这些微信营销号的监管,不要让这些文章继续毒害老人。”
建议 子女应该帮助老人 甄别微信内容
根据一项针对老年人与新科技关系的研究发现,在微信方面,子女主要教老年人工具类功能(如收发红包),而信息类功能(如阅读公众号)主要靠老年人自学。对于后者,因为一切都是靠自己摸索发现以及与同龄人进行交流,从而使一些老年人对传播谣言和垃圾信息的微信公众号无法及时鉴别。
对此,教育学家王申表示,“在子女小的时候,父母会教给子女真善美、假恶丑的区分。现在父母老了,在网络这片相对陌生的领域缺少分辨真伪的能力,子女有责任去帮助父母来甄别这些东西。”
她建议,子女应该拿出时间来和父母一起分析各种流传的微信文章,揭穿谣言并解释给父母听。同时,应该多给父母推荐一些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正能量微信公众号,让父母在上网时获取到有益的知识。
“对于老年人来说,互联网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认识外面的世界。子女和周围人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认为老年人就不应该上网、使用微信。就像当初父母引导子女认识外面的世界一样,子女现在也要引导老人在网络世界中学会甄选有益的内容,享受到网络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新世界。”王申建议。
有关部门应及时
清理网络有害信息
对于一些老年人的“网瘾”问题,河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社会学家梁勇表示,老人出去活动的空间少、娱乐项目少,只得自娱自乐,因此上网后便喜欢看自认为有用的或是好玩的东西,并愿意转发与其他人分享。
“在网络领域,很多东西一般消费者都无法鉴别真假,更何况刚使用手机、知识积累不是很丰厚的老人!他们会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相信所看到的微信文章并进行转发。”梁勇表示,对于一些老人转发微信谣言的问题,不能把责任都推到老人身上。“应该是老人自身要注意,儿女尽孝要劝解提醒,相关部门要作为。”
梁勇表示,子女应该多陪伴老人,多给老人安排一些娱乐项目,比如多陪着老人看看电影、看看戏,使老人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生活品位,选择健康向上的娱乐方式。
梁勇建议,有关部门也应该不断完善对网络的公共行政管理和监督,“及时对有害信息进行清理,保护所有使用网络的消费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