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20省市设立上市公司纾困基金 千亿资金驰援化解流动性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多渠道化解股市风险,降低杠杆率,是全社会努力的方向
■本报记者 朱宝琛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已有浙江、深圳、山东等20余个省市设立了上市公司纾困基金。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加入到为上市公司“雪中送炭”的队伍中,各地国资接力驰援上市民企的资金有望超过数千亿元。此举对市场各方而言,将会产生多赢的局面。
日前,成都市出台上市公司纾困帮扶八条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将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100亿元上市公司帮扶基金,采取股权、债权等方式向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提供资金支持,化解上市公司或实际控制人流动性风险。
10月26日,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与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有限合伙基金协议》,正式设立“浙江省新兴动力基金”。该基金合作投资目标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将主要投向浙江省内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帮助其缓解债务压力。
与此同时,一些金融机构也在行动。比如,近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推动11家证券公司设立的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已取得实质进展并进入实操阶段;由民族证券牵头主承销、东兴证券联席主承销的“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资本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纾困专项债”,由国信证券牵头主承销、银河证券联席主承销的“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纾困专项债券”分别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发行。
资产管理公司也加入到纾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的队伍。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礼耀日前透露,围绕债券违约事件和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问题,长城资产正在探索主要针对上市公司的“战略救助+产业升级”计划,目前已经与一些企业开展了合作。
“多渠道化解股市风险,降低杠杆率,是全社会努力的方向。”联储证券首席投资顾问胡晓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地方政府、银行、券商、保险、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等都在紧张筹备,短期内资金支持达到数百亿元,中期预计将达到千亿元。再叠加券商、银行达到警戒线给予的宽限期,股权质押风险将会得到彻底解决。
“这将为市场长期走好奠定基础。”胡晓辉说。
中证焦桐共享金融研究院负责人左剑明认为,地方国资类救助基金的规模可能比想象得还要大。有些地方已经拿出百亿元级的资金,但这可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不单单是用股权或者债权来做融资,还可能通过救助基金的渠道用财政给公司做一定程度的担保。这样一来,地方政府救助资金的体量可能会成倍增长。
中国平安拟千亿元回购不超过10%股份
■本报记者 苏向杲
昨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了《关于审议回购公司股份及相关授权的方案》的回购预案。方案显示,中国平安将根据资本市场、公司股价的波动和变化,回购公司公开发行的境内、境外股份,回购总额不超过公司发行总股本的10%。
截至昨日收盘,中国平安A股收报62元,总市值1.13万亿元。若按照10%上限计算,未来将有约1100亿元的回购资金注入市场。截至2018年9月30日,平安总股本为182.8亿股,其中A股为108.33亿股,H股为74.48亿股。
昨日,中国平安还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数据。前三季度,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6.37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894.89亿元,同比增长19.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3.97亿元,同比增长19.7%。
从股价表现来看,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23.13%,保险板块下跌12.86%,中国平安下跌8.7%,该股表现优于整体保险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