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FF融资预计两个月后出结果 ofo称破产重组方案为无稽之谈
FF融资预计两个月后出结果 恒大称双方合作未终止
■本报记者 向炎涛
法拉第未来(FaradayFuture,以下简称FF)与恒大之间有关合作协议纷争的紧急救济仲裁结果出炉之后,贾跃亭暂时获得最多5亿美元融资权。10月31日,FF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FF的融资预计两个月后会出结果。
此外,《证券日报》记者昨日获得的一份FF内部邮件显示,FF将对今年5月1日之后进入的大部分员工停薪留职,仅留下约500多位员工核心团队成员。
1
贾跃亭寻求新一轮融资
10月25日,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对FF申请的紧急救济仲裁进行了裁决,FF和恒大双方均称自己“没有输”。FF发声明称,仲裁员裁决恒大不能再阻止FF从其他融资渠道获取资金。而恒大健康则发公告称,仲裁员驳回SmartKing(FF实体)彻底剥夺时颖(恒大健康全资子公司)融资同意权的申请,并于较早驳回SmartKing突然提出的接触SeasonSmart资产抵押权的新申请。
不过,根据恒大健康公告,可以明确的是,仲裁员同意FF方面进行有严格条件的融资,在最终仲裁前对外融资额不得超过5亿美元,且恒大方面享有新股的优先购买权。
“目前公司正在通过多渠道、多维度的融资方式努力解决目前的现金流困难,非常有信心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恢复公司的正常运营并恢复员工的工资。”前述FF内部人士表示。
FF和恒大之间的决裂正与融资相关。根据恒大健康此前公告,FF在半年内花光恒大8亿美元之后,要求恒大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恒大健康称,双方签订了补充协议,但FF在没达到合约付款条件下,就要求恒大方面付款。而FF则发声明称,恒大未能兑现向FF支付任何额外资金的承诺,反而试图获得对FF中国和FF所有IP的控制权及所有权,也阻止FF接受任何来自其他来源的直接融资。之后,双方关系破裂。
而针对随后的仲裁结果,双方就仲裁庭是否驳回FF彻底剥夺恒大融资同意权申请的说法再次出现分歧。根据恒大健康公告所称的“仲裁员驳回SmartKing彻底剥夺时颖融资同意权的申请”说法,FF发声明称与事实完全不符,并称针对恒大健康罔顾法律事实、误导资本市场的公告,FF保留进一步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
恒大方面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恒大健康作为上市公司,公告内容的发布会负法律责任。目前恒大内部正在与律师团队研究,考虑对FF及贾跃亭提起诉讼。对于紧急仲裁结果出来之后的分歧,等待最终仲裁结果。目前恒大与FF之间并未终止合作,合同怎么约定就怎么来。
近日还有消息称,恒大集团正在接触福田汽车、宝沃汽车,其目标或为收购宝沃汽车67%股权。昨日,福田汽车发布澄清公告,称截至目前,恒大未与公司就宝沃股权转让事项进行过接触。
2
FF或裁员过半留500人造车
与恒大决裂背后,FF内部也危机不断。
在FF此前的声明中,FF就将自身的财务危机归咎于恒大违约导致,并称采取了紧急管理措施并制定了应急财务规划,不得不采取裁员和全员降薪的方式自救,公司创始人和全球CEO贾跃亭以及越来越多的高管甚至普通员工自愿领取一美元年薪与公司共进退。有FF内部邮件显示,FF宣布将全员降薪20%。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FF负责产品研发的高级副总裁尼克·桑普森(NickSampson)和负责技术和产品开发的高级副总裁彼得·萨瓦吉安(PeterSavagian)已相继在本周离职。
《证券日报》记者获得的FF内部邮件还显示,今年5月1日之后加盟FF的员工大部分将会在11月和12月停薪留职,并留下了约500多位员工核心团队成员,其中主要为完成FF91量产和交付的工程研发、生产制造及供应链团队。根据此前报道,FF员工数最多时超过1300人,这意味着,FF此次或裁员过半。
对此,FF中国方面昨日给《证券日报》记者发来声明称,面对目前的困难,正在积极推进各种解决方案,以达成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目标。在这一临时过渡期,今年5月1日之后加盟FF的员工大部分将会在11月和12月停薪留职,对于今年5月1日之前加盟的员工,将会继续留在公司推进FF91量产交付工作,但是工资需要临时下调。所有员工都会继续享受医疗保险等原有的福利待遇。
FF还称,预计此次的临时措施会持续到12月底,“但这将取决于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各项融资进展。在努力保留员工和供应商合作关系的同时,我们目前正在跟不同背景的全球多家投资方进一步谈判,并会及时对外披露信息。”
ofo仍独立运营 称破产重组方案为“无稽之谈”
■本报记者 李乔宇
从被收购合并到破产重组,坊间关于ofo的传言方向似乎变了。
10月31日,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已有一家大型券商中介机构入场做ofo破产重组的方案。报道援引一份约半年前的ofo负债表表示,彼时,ofo整体负债为64.96亿元,其中,用户押金为36.50亿元,供应链为10.20亿元。
对于该传言,ofo相关负责人称之为“无稽之言”。ofo方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述报道内容严重失实,“破产重组”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言。ofo目前仍在保持独立运营,各项业务推进正常且有序。
从独立运营方面来看,ofo此前相传被滴滴收购,又有消息称主动向哈啰出行寻求合并,但截至目前上述事宜都尚未有明显进展。业务方面,可以看到的是,即便处于资本寒冬,ofo的业务也仍在持续,尚未停摆,但也有消费者称ofo退押金的时间正在拉长,亦有消费者对《证券日报》记者抱怨,相比于其他共享单车,ofo的优惠活动渐渐少了,出行成本有所提升。
但不可否认的是,ofo仍然深陷债务重重的局面。此前的8月31日,上海凤凰发布公告起诉ofo所属公司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称截至起诉之日,东峡大通仍欠凤凰自行车货款6815.11万元。
10月31日,《证券日报》记者致电上海凤凰,上海凤凰方面告诉记者,上述诉讼仍在走司法过程,司法判决还没有出,但“可以肯定的是,东峡大通还没有还钱”。
事实上,坊间从来不乏关于ofo的传闻,从被滴滴收购到向哈啰出行寻求合并,ofo方面的态度已有暧昧不清变为如今的“保持独立运营”。某接近ofo的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希望ofo能够找到合作方,但目前只能保持消极看法。
该知情人士对记者谈到,ofo正在失去谈判的筹码。固然ofo目前仍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如果ofo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维护运营,市场占有率会随着时间的拉长而萎缩。该人士直言,时间拉得越长,ofo的形势就会越严峻。
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易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如果ofo能早点出手,可能还能卖个好价钱,现在可能就不是价钱的问题,而是卖不卖得掉的问题。市场上有摩拜以及哈啰出行两家头部共享单车平台或许已经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