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中国在投资拉美,美国在嫉妒
美国《国会山报》11月1日文章,最近几个月,华盛顿对中国的态度出现非同一般的转变,从以前的好言催促到如今在几乎所有事情上的彻底对抗。
起初是今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围绕总统造势的《国防战略》,然后是副总统彭斯10月在哈德逊研究所概述了美国对中国的新政策。这种态度转变之所以非同一般,是因为它打开了对中国潮水般指责的闸门。
批评中国已成为新常态,说到底很简单:中国的财富和体量使其处于结交新朋友的位子上,而华盛顿对此感到不舒服。“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这是美国传递给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南面邻国)的信息。
就在今年2月,时任国务卿蒂勒森称,“拉丁美洲不需要新帝国主义列强”。言外之意似乎是,只要目前的帝国主义国家就足够了。而现任国务卿蓬佩奥在巴拿马说,“当中国来敲门,不见得总是符合你们公民的利益”。他似乎忘了,美国在拉美的所作所为颇具争议:一个多世纪里,华盛顿一再暴力干涉拉美人民和政府。此外,蓬佩奥忽视了一个现实——中国提出的修建基础设施的建议符合拉美地区的切身利益。再看看最近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认识到,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能推动该计划的最佳途径。
相反,美国拒不接受中国牵头的“一带一路”倡议,反而提出《建设法案》与中国抗衡。物理上的互联互通对确保拉美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美国如能对该进程做出贡献,那将造福整个拉美地区。只要没有一方试图消灭对手,那么竞争就是良性的。
蒂勒森和蓬佩奥的讲话均基于2018年《国防战略》中那些无益且无味的词汇,如“掠夺性经济”和“债务外交”。这种措辞错误地暗示北京有意损害东道国利益。实际上,中国很可能更有条件帮助解决拉丁美洲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
如果美国少一些恐吓和挑拨,多一些鼓励和建设性接触,那么其在西半球的外交官和密集关系网的效用就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作者本杰明·克罗伊茨费尔特,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