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当前仍是金融领域风险易发高发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2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下称《报告》)。对于今年出炉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有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以往报告,可以发现今年的报告大幅压缩了分行业运行情况,增加了与金融稳定及风险分析相关的、前瞻性的内容,更加“有血有肉”。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关联性日益提高,对央行监测、评估、预警金融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的《报告》设23个专题,相比过去,报告结构和内容都有了调整,专业性、可读性更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和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风险因素在增加,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中多年累积的周期性、体制机制性矛盾和风险正在水落石出,经济运行中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报告》在对2019年中国金融体系稳健性展望中指出,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与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灰犀牛”性质的金融风险可能仍将释放。
不过《报告》同时指出,中国经济体量大、市场大、韧性强等基本态势没有变,中国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取向没有变,也不会变。
随着三大攻坚战特别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在“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基本政策指导下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性风险将会逐步得到平稳治理和化解,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将会进一步提高,金融稳定运行的基础将会更加稳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风险抵御防范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监管亟待加强
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金融风险,业内人士指出,外部风险方面,高度关注当前全球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一些突出趋势:一是全球贸易失衡导致反全球化思潮与保护主义情绪的进一步加剧,可能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尤其是美国掀起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给全球经济金融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和不确定性。二是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导致全球流动性环境趋紧,进而对发展中经济体构成冲击。三是地缘政治问题的不确定性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加大,金融科技等新技术相伴而生的新风险也不容忽视,都对全球金融监管构成挑战。
内部风险方面,上述业内人士指出,从宏观视角看,中国宏观杠杆率总水平有所企稳,但企业部门杠杆率仍较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从中观视角来看,金融体系关联度和复杂性增加,金融监管尚存一定空白和不足,影子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亟待加强。从微观视角来看,部分机构存在业务违规,部分领域和地区金融“三乱”问题仍然突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关于未来一段时期金融改革发展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大政方针和顶层架构已经确立,2017年底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2018年“两会”后又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监管体制也做了调整。在新的架构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切实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更加有效,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管理理念和框架逐步确立,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强化。
然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领域仍处在风险的易发高发期,风险点多面广,呈现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特点。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标本兼治、主动攻防和积极应对兼备,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a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业压力测试显示,信用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风险来源,银行体系对整体信贷风险恶化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但部分重点领域风险需引起关注。货币市场基金存在流动性风险,且风险跨市场传染特征明显,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引导其回归本源。部分保险公司资本不实、大股东利用控制地位进行利益输送以及监管套利等问题凸显,需要加快完善制度,提升资本及股权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需要关注地方监管的各类机构和交易平台、快速发展的加密资产等领域风险。
一些“灰犀牛”性质的金融风险可能仍将释放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体制做了相应调整。记者注意到,在新的架构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切实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更加有效,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宏观
审慎管理理念和框架逐步确立,系统性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强化。
同时,审慎管理的基本制度逐步改进,以治理影子银行为导向出台资产管理新规,以治理金融控股集团野蛮成长为导向出台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指导意见,启动金融控股公司模拟监管,加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建立金融市场外部冲击风险应对机制,保持股市、汇市、债市、房市的基本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金融改革开放加快推进。
此外,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不断加强,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体系初步建立,跨境融资和资本流动宏观审慎政策不断完善。
业内人士指出,总体看,金融风险总体收敛,金融乱象得到初步治理,资管业务逐步回归代客理财本源,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有序打破,市场约束显著增强,金融机构合规意识、投资者风险意识显著提升。我国经济金融风险可控,不会发生系统性风险。
展望2019年,业内人士指出,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在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与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灰犀牛”性质的金融风险可能仍将释放,但中国经济体量大、市场大、韧性强等基本态势没有变,中国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取向没有变,也不会变。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边际变化,要努力实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坚决抓好落实,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关系。业内人士指出,可以预期的是,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协调性、有效性进一步增强,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度广度将会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步伐只会加快不会放缓。随着三大攻坚战特别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在“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基本政策指导下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性风险将会逐步得到平稳治理和化解,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将会进一步提高,金融稳定运行的基础将会更加稳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风险抵御防范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