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方圆48平方公里。
在高清版辽宁省卫星地图上去寻找,放大放大再放大,中德装备园才变成一个稍微清晰的“点”。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产业园区,却持续成为全球制造领域甚至多国政府高层瞩目的焦点、热点。
最近的热点汇聚于今秋。
10月11日,宝马集团与华晨集团携手15年庆典在中德装备园举行,而双方合作的又一结晶——华晨宝马铁西新厂也奠基开工。
中德两国总理都发来贺信,国内外媒体第一时间蜂拥而至,生怕错过了一丝信息、一个镜头。
动作如此之大,缘何?
华晨宝马被公认为中德合作典范,而承载这一典范的中德装备园是我国首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
“从2015年12月建设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算起,中德装备园还不足3岁。但它背靠着的是有着百年工业史的沈阳铁西区和有着20余年建设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记录下的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探索和实践。”面对今日景象,沈阳市委常委、铁西区委书记、中德装备园管委会主任李松林感慨颇多。
刚刚开工的华晨宝马铁西新厂旁边,是建于2010年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当初,这座投资巨大的世界级工厂落户于此曾饱受质疑:杂草丛生、生产生活配套极其匮乏的一块荒地,怎么能用来建设顶级品牌且规模庞大的汽车制造厂?
面对质疑,时任铁西区区长的李松林当即回应:把工厂建在这里,和铁西已经成熟的产业区连成一线、拓展成片,形成互动效应,可以带动更大区域、更多产业及配套加快发展。
如今,令人难以置信的设想已经变成矗立于眼前的现实。
曾经的荒野之地,“生”出了绵延数里、蔚为壮观的现代化厂房,“长”出了纵横交错的快速路网、设施完备的企业服务中心、青年公寓、五星级酒店、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和大片绿地、水系。
宝马不仅把其整车工厂放在这里,欧洲以外最大动力总成工厂、德国本土以外最大研发中心以及宝马高压动力电池亚太基地也先后在这里建成。
催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力量根源,来自于改革开放。
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需求,与这一区域承载国际产业合作的良好基础和发展趋势相呼应,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推动中德两国在沈阳共建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随后不久,沈阳市、辽宁省先后成立中德装备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直至2015年12月23日建设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中德装备园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战略升级,意味着中德装备园建设有了更强支撑。中德装备园不仅成为中国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更是中国扩大开放的“加速器”。
改革强力撬动,思想活力迅速转化为发展动力。作为沈阳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协同区,“无费区”“承诺制审批”等一批开全国、东北先河的创新之举在中德装备园落地实施。
今年3月20日,首趟由德国出发的中欧班列开进中德装备园。于企业而言,不仅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物流时间大大缩短,发展“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从此多了便捷桥梁。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德装备园这方产业合作的国际平台越搭越广阔、越垒越坚实。李尔、米其林、安通林、本特勒等国际知名厂商纷纷增资扩产,中德装备园现已形成总投资额达45亿欧元的高端汽车产业集群。延展链条、拓深领域,更多产业正在发展壮大、走向世界。规划获批至今,园区已落地项目177个,投资总额829亿元。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时指出:“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我们所制造的将不只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
让幸福花开,让理想落地——中德装备园,这个寂寥荒野中“长”出的国际化平台,正在矢志不渝地全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