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湖面上的建筑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
昨日,在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锦城湖展区,尼日利亚建筑师、设计师及城市研究者昆勒·阿德耶米(Kunlé Adeyemi)领衔NLé建筑事务所构筑起的一座水上漂浮系统——“MFS IIIx3 岷江漂浮系统”与公众见面。新奇的构想与奇特的造型引来市民的关注。
记者在现场看到,“MFS IIIx3 岷江漂浮系统”作品搭建在锦城湖畔。三个漂浮的结构由木材和四川当地盛产的竹子建成,分别是一个开敞的音乐厅、一个室内展览空间和一个小的信息亭,它们聚落般地环绕着一座三角形的公共广场。人们可在此会聚,思考艺术和水文化,并憧憬生态的未来。
据艺术家阿德耶米介绍,“MFS IIIx3 岷江漂浮系统”项目的原型MFS最初于2012年在尼日利亚最大的城市拉各斯(Lagos, Nigeria)的海边水上社区马科科(Makoko)发起,NLé建筑事务所协同当地居民,使用长期积累的生活智慧建造了一个公共空间“马科科漂浮学校”(Makoko Floating School),为当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授课场所。
“NLé建筑事务所为了解决漂浮的技术难题,借助200多个捆绑在一起的塑料大桶作为浮力支撑系统以保持建筑的稳定和平衡性。”阿德耶米说,该项目不仅创造了当地社区新型的互动形态,还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有益循环。MFS项目2016年于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展出并荣获银奖,2018年于第二届比利时布鲁日双年展展出。此次成都的“MFS IIIx3 岷江漂浮系统”使用木材搭建出主体结构,并在屋顶及外立面覆以手工制作的竹艺编织,平衡其对极简的工业化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追求。金字塔形的木结构框架,可以确保即使水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整个建筑空间也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底部的浮动系统使得新型空间可以轻盈地浮在水面,如此形成一种“临时停泊”的漂浮模式。
“这不仅是一座‘漂浮建筑',我们实际上关注的是水与城市之间,水与人之间的关系。”昆勒·阿德耶米如是说道。
在阿德耶米的水上项目中,城市与水的关系从互相抗衡转变为相知相融的可持续生态连接。岷江水系的锦城湖公园是历史留存下来的隔岸情脉,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精神栖居地。阿德耶米在此建立起多重公共空间,漂浮的木质建筑与湖沿岸的居民群落交织呼应,从而延展出关于成都水生态与水文化记忆的多维度空间。(记者 王嘉 张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