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金色记忆特展上,有一批乍看不太起眼的文物,与其它色泽华丽、造型繁复的金器相比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些造型简约而富有艺术感的文物,是目前已知、制作年代最早(可上溯至汉代)的西藏地区黄金制品。
这批金器多用于服饰或身体装饰,具有早期游牧民族黄金制品的共同特征,如广泛使用捶拓金片工艺、装饰题材中流行动物纹样等,反映出西藏高原的游牧民族与北方各游牧民族在当时很可能就已有往来。而以黄金面具作为死者随葬品的风俗,也在早期的西藏西部地区较为流行。
为何要以黄金制作死者面具?历史上著名的吐蕃金银器到底有多精美?11月3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博导霍巍做客金沙,带来题为《黄金面具与吐蕃金银器》的讲座。他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吐蕃王朝的黄金制作工艺,以及以黄金制作死者面具这一独特葬俗,进而揭示这一高原王朝与高原丝绸之路的关系,展现我国多民族参与中外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
金沙遗址博物馆金色记忆展。
出土黄金面具首次集结
面具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都曾出现过,通常都与礼仪、祭祀、丧葬等密切相关。其中,以黄金制成的面具十分罕见,在世界范围内发现较少,反映出使用者地位的尊崇与神圣。
我国迄今出土的黄金面具,其大小、造型、功能各有不同。金色记忆特展首次集中展示了国内目前发现的主要黄金面具,其中3件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黄金面具,展示了精妙绝伦的金器制造工艺。
阿里出土的金面具。
霍巍介绍,2009年出土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曲踏墓地的金面具,与真人面部相仿。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面具造型复杂,由冠部和面部两部分连缀而成,背后还衬有多层丝织品。冠部正面并列錾刻出三座阶梯状的雉堞,面部刻出眉眼口鼻,冠部和面具有红色颜料勾勒的刻痕。
“在阿里地区同时出土了其他几件黄金面具,反映出象雄文化中的覆面葬俗。以黄金面具作为随葬品的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当时的欧亚大陆。”霍巍说。
金面具上用红色勾勒五官。
东西面具文化交汇阿里
公元7世纪,吐蕃兴起于青藏高原,并很快发展壮大,统一原来分散的各部建立起一个强盛吐蕃王朝,吐蕃金器以其美观、珍奇以及精良的工艺著称于世。
唐人杜佑在《遇典·边防六》中描述了“大羊同”的丧葬习俗,这个临近吐蕃的地方,如果酋豪去世,就要用黄金替代其五脏六腑,还要“假造金鼻银齿”,多杀牦牛羊马殉葬。
这种丧葬习俗在金色记忆展上的面具单元得到印证。出土于阿里故如甲木墓地的面具上用红色线条描绘出来眼睑、鼻梁,口内部分用白色打底,还用黑线勾勒出牙齿。霍巍根据文献推测,这个墓主极有可能是一位酋豪。
霍巍教授解读黄金面具文化。
有趣的是,面具周围均匀分布了8个小圆孔,应该是用来缝制在柔软的材料上。而随墓穴出土了大量的丝绸,其中一件丝绸上的“王侯”字样清晰可辨。把黄金缀在丝绸上面,用其蒙住死者的脸就是通常所说的覆面,这种葬俗在中亚地区也有出现。因此,古象雄人也有接受外来文化传播的可能。
西藏阿里因为地处偏远、人迹罕至,不会让人产生一种与其他文化发生关系的联想。但是故如甲木墓地的发现,填补了西藏新石器时代到吐蕃时期之间的空白。“随葬出土的面具、丝绸、茶叶,都是文化交流的有力证据。特别是面具上丝绸覆面与刻画五官的特征融于一体,说明东西方的面具文化在西藏阿里交汇。”霍巍解读道。(记者 曾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