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崛起的工业大区 江津40年工业蝶变之路
玖龙纸业投巨资120亿元在珞璜工业园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包装纸制造基地。
东风小康双福基地生产车间,涂胶机器人正挥舞着手臂为玻璃涂胶。
德感工业园生产的ABB涡轮增压器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姓富。工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主导着社会的发展。
江津,紧邻重庆主城,曾是闻名的农业大县,良田千里,沃土一方。改革开放40年来,这座被誉为“长江第一要津”的城市,从县变市,再撤市设区,工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乡镇企业发展到国企整顿改制,从打造特色工业园区到形成“一区四园”的格局,从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到500强企业……一步一步,江津已成功跻身全市千亿级工业大区“俱乐部”。
数据显示,1978年该区全社会工业总产值3.37亿元,2017年该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已达1395亿元。
基础
“三线建设”
企业搭起工业骨架
江津工业的发展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溯流而上,得从1965年说起。那一年,国家兴起“三线建设”,9个兵工企业先后迁入江津。
第一家落户江津的三线企业是长风机器厂,该厂自重庆长安机器制造厂分出后迁到江津,1966年3月基本建成投产。随后,1966年晋江机械厂迁建江津夏坝,1968年前进机械厂(潍柴)和新兴机械厂(江增)迁建江津德感,1969年红阳机械厂、永进机械厂(重齿)迁建江津德感,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五三三厂迁建德感,青江机械厂、五九所也在三线建设时期先后迁入江津。
江津区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认为,“三线建设”初步形成了江津以机械装备工业为重点,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业基地,构建起了江津现代工业的基本框架,奠定了工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9家兵工企业搭起了江津工业的骨架。”该负责人称,重庆直辖后,江津抢抓机遇,大力实施企业改制,主动将原有9大军工企业以及其他中渝企业纳入地方协调服务,推动企业军转民、改制重组,加快建设发展步伐。
以重庆潍柴为例,该企业在1999年前后入不敷出,难以为继,濒临破产,在当时江津市政府的支持下,引进山东潍柴控股集团与该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2017年产值24.3亿元,税收超过2亿元。
无独有偶,重齿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实施军转民,1997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独立管理、开发和经营,经过这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江津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2017年产值达到28.1亿元,配套企业超过50家,成为全区规模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
方向
传统农业大县
迈向工业强区
实施企业改制,为江津工业腾飞积蓄了力量,随着改制企业的蓬勃发展,江津有了更加远大和宏伟的目标。
2002年,江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确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搭建工业发展平台,成立以德感组团为依托的“江津特色工业园区”,开始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现了以农业发展为主到大力发展工业的战略重心转移。
2006年撤市设区,行政管理体制的升格定位,是年双福工业园和珞璜工业园成为江津特色工业园区的重要组团,形成“一区三园”的体制。
2008年江津开始大力实施“千亿工业强区”战略,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实施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千亿强区的决定》以及《关于加快技术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见》等10个配套文件,正式提出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加大对工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2011年,白沙工业园区成立,并成为江津工业园区重要组团。江津工业园区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新格局。
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决定高度。2013年,江津已成功跻身全市千亿级工业大区“俱乐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江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34户,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395.2亿元,是1978年的100倍。
特色
“一区四园”工业矩阵各美其美
江津工业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聚、由结构单一到门类齐全,形成了德感、双福、珞璜、白沙四大工业园的工业矩阵,四个园区依据不同定位,实施“各美其美”的差异化发展,建成了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集群。
德感工业园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和粮油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累计入驻企业611家,其中,投产企业238家,规模以上企业107家,集聚了中船重工、五矿集团、中国兵装等世界500强企业9家。
双福工业园重点发展汽摩及零配件(含机器人智能装备)、电子信息两大产业集群,已入驻工业企业4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124家。其中,引进东风小康、铁马、潍柴三大汽车整车制造项目,引进群光电子、富彩科技、精益仪表等20余家电子信息产业项目。
珞璜工业园从单一的建材产业壮大到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先后引进企业82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家、上市企业13家、外资企业10家。海亮集团、德国杜拉维特、中国物流集团等知名企业榜上有名。
白沙工业园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加工、新型材料等重点产业招商,成功孕育了江小白酒业,目前江小白酒业将累计投资30亿元,打造重庆乃至西南最大的高粱酒酿造基地。
四个工业园犹如一车四轮,将江津工业引向发展的快车道。
互动
“工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如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工业经济撬动一三产业发展?江津工业发展的态势也更加多元,形成了工业与农业、工业与旅游、工业与职教同频共振、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
在工业+农业方面,凯扬农业在江津德感工业园动工兴建占地230亩的“万吨青花椒加工厂”,含江津花椒博物馆、凯扬农技培训学校、花椒品比示范园。为了获得优质的原料,该公司与江津区花椒产业协会携手,在嘉平、西湖、慈云、石门四镇打造总面积超3万亩的绿色标准花椒种植基地,直接带动该区61万椒农增收。
在工业+旅游方面,包装了“红色旅游+工业体验一日游”的旅游线路,串起了江津陈独秀旧居陈列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重庆芝麻官食品工业基地、韩氏瓦缸食品工业基地等4个景点。据介绍,该线路日均游客量达五六百人之多。
在工业+职教方面,江津区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学校12所(中职6所、高职6所),在校学生8万余人。辖区职业学校累计向区内工业企业输送优质技工5.5万人。同时,累计培训下岗工人、失地农民、返乡农民工、三峡移民、农村转移富余劳动力、新市民等45万人次,转岗再就业率达91%,移民转产就业率达87%。
“工业+”是江津对工业经济的再定位,是做强优势产业,协调融合发展一三产业的新思路、新举措,将带来江津工业经济腾飞的“核聚变”。
创新
大数据智能化驱动工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江津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造江津工业经济“升级版”。
一方面,该区在不断提升经济总量的同时,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江津制造”向“江津智造”转变。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合资合作等方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要打造永不落幕的招商会,引进、承接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占比,从2015年的19.8%提高到2021年的30%左右。
同时,积极扶持和激励企业及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去年以来,江津已经设立了3个院士工作站,制定实施了《江津区科技创新激励扶持办法》,“十三五”期间,全区用于奖励扶持科技创新的财政性资金支出将超过10亿元。
此外,江津还出台了《工业品牌发展激励扶持办法》《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等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7月5日,重庆第三个、也是最“年轻”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江津综保区封关运行,为江津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目前,江津综保区已签约项目38个,总投资393亿元。
随着重庆江津综保区封关运行,以及珞璜铁路综合物流枢纽、珞璜长江枢纽港、四面山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的相继建成,江津在全市乃至整个西南的区域优势更加显著,将在重庆全面融入、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中,发挥更大作用。
江津四大工业园
双福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
招商热线:023-47362999
德感工业园: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现代物流,以及生产性服务业。
招商热线:023-47844980
023-47888222
珞璜工业园: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智能终端及配套等产业。
招商热线:023-47637777
023-65558988
白沙工业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富硒食品)深加工、机械加工、新型材料三大产业。
招商热线:023-47333666
023-47338068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首席记者 李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