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治霾十条”、大气“650”工程的深入实施和一系列“治气”措施的持续发力,成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效果如何?昨日,记者从成都市环保局获悉,截至11月1日,成都市今年共收获214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提前两个月达到2016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蓝天白云多于往年,可以说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市委、市政府“铁腕治霾”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总体部署,成都市各级各部门大力强化源头治霾、分类治霾、科技治霾,突出加强工业、机动车、扬尘“三大污染源”治理,加强劣质散煤管控,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全面开展绿色施工,完善重型柴油货车监管,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区域,持续开展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以顽强的作风、务实的姿态和强有力的举措,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步改善,主要空气污染指标持续大幅下降。
“我们一天一天地抠优良天、一微克一微克地抠细颗粒物浓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建立完善分工明确、统筹协调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各区(市)县属地管理责任和市级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强化落实。各级各部门以“11+2”中心城区为重点区域开展“一区一策”治理,以水泥、火电、平板玻璃、砖瓦窑等重点行业实施“一厂一策”深度治理,以夏季臭氧防控和秋冬季雾霾攻坚为重要时段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修改单》进行达标评价,截至11月1日,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已达214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71.6%,与2016年全年达标天总数持平,创下了自2013年国家实施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截至10月,成都市今年重污染天数仅为4天,同比减少12天;主要污染物PM10、PM2.5、NO2浓度分别为77、48、47微克/立方米;其中,PM10、PM2.5、NO2浓度分别下降4.9%、4.0%、6.0%,臭氧污染天同比减少3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