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经之近照
胡经之先生著作、手稿捐赠仪式。
2002年,深大文学院教授共商发展,自左到右:庄锡华、吴俊忠、吴予敏、胡经之、陈继会、章必功、郭杰、郁龙余。 (胡蕾 翻拍)
胡经之,苏州人,1933年出生于无锡,致力于倡导文艺美学。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底,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由助教、讲师、副教授而至教授,久居北大。应张维院士之邀,1984年胡经之与汤一介、乐黛云来到深圳大学共同参与创办中文系,后又任国际文化系主任、特区文化研究所所长,多年担任深圳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主任。深圳首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的人文学者。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文 胡蕾/图
11月的南国深圳,暑气终于褪尽,绵绵细雨消解了空气中的秋燥。3日,在深圳图书馆二楼设立的“深圳文艺名家——胡经之先生成果展”上,记者见到已经85岁高龄的胡经之教授,他胡须虽已雪白,身型稍显瘦弱,但目光依旧炯炯有神。来深圳30多年,胡经之对这座城市情深且重。在2016年4月22日,他向深圳图书馆捐赠了自己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收藏的2000余册文献。此次,又向图书馆捐赠了第二批包含手稿89种、藏书近500册、学术刊物800余册、报刊剪报40余件,以及若干其他材料在内的20余箱文献资料。
与深圳“一见钟情”,投身特区学术建设开风气之先
胡经之与深圳的渊源远不止于此。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当时还是一个边陲小城的深圳高瞻远瞩,很快决定要创建一所新型大学——深圳大学。国家教育部大力支持,决定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抽调力量参与深圳大学的创办。清华大学副校长张维教授被任命为深圳大学首任校长。1984年初,张维约请北京大学的汤一介和胡经之到清华园,商讨深圳大学创办一事。此时,已在北大这所中国知名大学学习、工作、生活了30多年的胡经之已届“知天命”之年,甚至连他自己也都不曾想过会被改革开放的暖风吹到岭南。
初到深圳考察,深圳给他的印象是:面积与北京海淀区大小差不多,满目荒凉,到处是山丘、海滩。然而,从一个又一个建设工地可以想象出这里未来的情景。当时,慕名而来考察的学术文艺界知名人士不在少数,交谈起深圳的未来,大家均颇受深圳便利的地理位置、更为灵通的信息优势所吸引。回到北京之后,胡经之有了主见,他找到汤一介,把自己在深圳的所见所感告诉他:这是一块正待开发的地方,是可以推进中外文化国际交流的好地方。最终,胡经之、汤一介、乐黛云3人同来深圳大学兼职,胡经之由此参与到负责筹建深圳大学中文系的工作中去。
从1984年开始,连续3个秋冬,胡经之游走于北大与深大之间,上课之余,修改从北大带来的书稿。初来深大时,胡经之期望在科研上发展文艺美学和比较文学,“但到了这里,还得跟实际结合。中文系刚成立时,基本是照搬北大模式,或者请北大的老师直接授课。当然,初期过后,我就要着手进行改革创新”。
往返于南北两地的3年,渐渐地,胡经之发现生活在深圳的日子里,折磨他二十几年的闭塞头疼、浑身酸懒等枯草热的症状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深圳临海温暖、湿润清新的空气让他感受到了身体上前所未有的轻快舒适。1987年初,在与张维校长的一次长谈之后,胡经之正式向北大提交了调离的申请,决意留在深圳大学为发展人文学科做贡献。虽调离阻力重重,也受到了朋友、同事的劝阻,但最终胡经之还是成为第一位落户深圳的北大教授。胡经之的行为开风气之先,一时间成为当时学界热议的话题。
(责编:陈育柱、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