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数字货币 » 正文

全球报道:险企排名,昆仑健康为何垫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06  来源:腾讯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险企排名 昆仑健康为何垫底导读:从去年的B级跌落至最低的D级,沦为行业垫底。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昆仑健

原标题:险企排名 昆仑健康为何垫底

导读:从去年的B级跌落至最低的D级,沦为行业垫底。

昆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昆仑健康”)正处在“多事之秋”。

一方面在近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关于2017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的公告》中,昆仑健康从去年的B级跌落至最低的D级,沦为行业垫底;另一方面违规股权清退问题迟迟没有进展,已经逾期近一年

与此同时,负债端保费收入结构的调整,加之投资端收益的不佳,使得昆仑健康继续深陷亏损泥沼。伴着“内忧”而至的还有“外患”。昆仑健康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市场挑战者,互联网保险、养老保险等公司都在进军健康险。

在保险回归保障的大背景下,人身险公司已经从过去整体拼规模和投资回报模式向保障模式转变,健康险也置身浪潮之中。作为中国最早期成立的五家健康险公司之一,昆仑健康如何回归主业,做到价值和规模并重?

行业垫底

10月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中保协”)于官网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保险公司法人机构经营评价结果的公告》。在参评的100多家保险公司中,昆仑健康与中法人寿成为仅有的两家D级公司。

据中保协介绍,经营评价指标体系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分类监管评价体系一起,分别从经营效果、服务水平和风险状况三个不同角度对保险公司进行评价。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自2015年正式实施。2015年、2016年昆仑健康均获评B级。

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评价包括速度规模、效益质量、社会贡献三方面。A级公司指各方面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B级公司指各方面经营正常的公司,C级公司指某方面存在问题的公司,D级公司指在各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公司。

此次两家D级公司中,中法人寿由于增资扩股迟迟未能落地,今年三季度其核心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跌至-6739.43%,新业务的开展被全面叫停,评价结果为D级并不意外。

但昆仑健康从行业靠前位置沦为末流公司却让人大跌眼镜。一位接近监管人士透露,在经营评价的指标体系中,衡量险企“速度规模”时,规模保费增长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2017年昆仑健康规模保费大跌44.48%。按照有关评价指标,规模保费负增长记为0分,这拉低了“速度规模”的整体评分。

在“社会贡献”方面,昆仑健康的得分也较低,主要在“赔付贡献度”上吃了亏。昆仑健康体量较小,市场份额较低,其赔付金额在全行业累计赔付金额中的占比也较低,导致在该项上其得分同样为0。

此外昆仑健康股权问题迟迟未得到妥善解决,也拉了评价得分的后腿。

股权僵局

昆仑健康官网发布的《2018年第3季度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显示,公司现有股东14家,持股类别均为社会法人股,其中最大股东为福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9.04%。

在上述报告中,昆仑健康着重强调,“本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但这背后是昆仑健康的股权僵局。前述接近监管人士称,无论是原来的保监会还是合并后的银保监会,都高度重视昆仑健康违规股权的清退问题。

从成立至今,昆仑健康8次增资,5次股权变动。一位业内知情人士称,“每一次股权变动的背后都不简单。”

最近一次是2016年8月,昆仑健康新引入四家股东,分别为深圳市宏昌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正远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泰腾材料贸易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正莱达实业有限公司。转让股权的分别是昆仑健康原股东西藏恒实投资和福建清科投资。股权变更后,上述四家公司合计持股比例为30.96%。

但有不少业内人士质疑上述四家公司只是影子股东,为“佳兆业郭英成家族”代持了股权。2017年的2月17日和3月1日,原保监会两次向昆仑健康下发问询函,询问上述四家股东是否与佳兆业郭英成家族有关;此外还要求昆仑健康具体说明四个新股东近三年来的主营业务情况、财务状况以及入股的详细资金来源。

对此,昆仑健康明确表示,四家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且与“佳兆业郭英成家族”无关,且上述各方股东的入股资金均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并非来源于“佳兆业郭英成家族”下属企业或其关联方。

2017年11月28日,原保监会再次向昆仑健康下发监管函,指出其在“三会一层”运作、关联交易、内部审计、考核激励等方面存在问题,并将依法对其违规股权进行处置。

半个月后,原保监会在官网发布《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称昆仑健康曾经和现有的累计7名股东均存在资金来源陈述方面有不实的问题,因此撤销当初监管允许其变更股东或增资入股的有关批复。同时要求自决定下发之日起3个月内引入合规股东,在引资完成前不得向违规股东退还入股资金。

但至今已经过去近一年,昆仑健康的违规股权清退问题,目前仍无进展对外披露。对此,昆仑健康对此的公开表态是,目前公司正与监管部门保持积极的沟通,定期汇报、上报相关材料,并按照监管要求积极推进新股东的引入。

前述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随着监管趋严,此前把保险公司作为圈钱工具的行为行不通了,加上接手保险公司需要大笔资金的持续投入,目前这个阶段合适的股东并不容易找到。

亏损泥淖

股权问题之外,还有亏损难题。

自2006年成立以来,昆仑健康前九年一直亏损。2015年实现首次盈利1.52亿元,但2016年又出现季度性亏损,全年只有第四季度盈利5.4亿元。

昙花一现的盈利靠的也不是健康险产品本身,而是通过投资拉动业绩增长,扩大了理财型保险的业务。随着原保监会2016年对万能险等投资性产品进行整治,昆仑健康开始大幅缩减万能险规模,再度陷入亏损泥淖。

2017年,昆仑健康以8.26亿元的亏损额成为人身险公司中的亏损大户。这一年投资收益大幅下跌,全年仅为2.1亿元,仅占总营收11.2%,相比2016年的11亿元大幅缩水。

被迫转型的昆仑健康成本却大幅增加。其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从2016年的5193.4万元大幅上涨至1.3亿元,其中仅佣金支出一项就上涨至1.09亿元,同比增长3倍多;业务及管理费用也同比上涨了62.1%。

今年至今也没能扭亏。截至今年三季度,昆仑健康亏损额为5000多万元。今年保险业结构调整走向纵深,而资本市场低迷,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也不断承压。

昆仑健康原本计划在2018年二季度完成资本的补充。但三季度已经过完,增资仍是水月镜花。因此,昆仑健康进一步提升偿付能力指标的愿望短期内也难以实现。截至2018年三季度,其综合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0.88%,尽管比上季度有所提升,但离监管“红线”并不算远。根据监管要求,核心偿付能力低于60%或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的保险公司将列入非现场核查的重点对象。

内忧外患。昆仑健康还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者。新的健康险公司不断成立,互联网保险以及养老保险激烈角逐,分羹健康险市场。市场还会给昆仑健康多少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