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6日在广东珠海开幕,本届展品结构首次实现了“陆、海、空、天、电”全覆盖,国产大飞机家族和长征系列火箭集体亮相,世界“百强”航空航天企业参展比例大幅度提高。
主办方介绍,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展会之一,为推动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届航展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展商参展,展示了世界航空航天业前沿发展水平。
据新华社电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6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向航展的举办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出席航展的各国代表、企业家等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欢迎。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人类自古就对广袤无垠的天空充满向往,中华民族世代传递着飞天的梦想。19世纪以来,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面向未来,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必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展会之一,为推动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相信本届航展必将有力促进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共享航空航天技术发展成果作出贡献。
"歼-20"等明星战机全新亮相
据新华社电 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空军新型战机和一批现役主战装备全新亮相。
中国空军遴选了30型代表性装备参展,涵盖了制空作战、空中打击、战略投送、预警探测、防空反导和空投空降等要素作战力量,静态展示的现役装备既包括轰-6K、空警-500、歼-10B、运-9、直-10K等战机,又包括红-9B、红-22等防空反导装备。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相继腾空,上演了精彩的“蓝天芭蕾”。万众瞩目的歼-20以3机密集编队的阵型,展示了良好的操作性能和优异的作战性能。被誉为“鲲鹏”的运-20运输机,则上演了“S”型机动、急上升转弯盘旋等高难度动作。
中国空间站核心舱揭开神秘面纱
据新华社电 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6日在珠海开幕,中国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揭开神秘面纱,公开亮相。
记者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区看到,很多观众纷纷围着空间站核心舱观看并照相。这是“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首次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出现在公众面前。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核心舱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核心舱主要用于空间站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以及航天员生活,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能够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支持开展航天医学和空间科学实验。
根据计划,中国空间站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在轨组装建造,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基本构型包括核心舱、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每个舱段规模20吨级。
我国目前正全面开展空间站研制建设,核心舱将于今年年底转入正样研制阶段。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载人飞船
研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第12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了解到,我国已启动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研制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王小军介绍,新一代载人火箭起飞重量约2000吨,可以将25吨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奔月轨道,或者将70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还可以与多种模块组合使用,形成近地轨道40吨至70吨,地球同步轨道10吨至32吨的系列化型谱,并且采用多台发动机并联布局可以实现垂直起降重复使用。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介绍,新一代载人飞船是面向我国载人航天未来发展需求而论证的新一代载人天地往返运输飞行器,飞船采用返回舱与服务舱两舱构型,全长约9米,最大发射重量23吨,在充分继承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在结构、推进、回收、能源、热控、电子、人机交互和可重复使用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使飞船具备高可靠、高安全、低成本和宜居的特点。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适应近地轨道飞行、载人月球探测和载人深空探测等多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