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苏 » 正文

全球报道:重现雄姿 南京长江大桥2018年底将恢复通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0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重现雄姿 南京长江大桥2018年底将恢复通车

原标题:重现雄姿 南京长江大桥2018年底将恢复通车

桥面基本施工完毕

这是一座标记着时代烙印的桥梁,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上世纪60年代,南京长江大桥飞架南北,成为古都一处著名的地标,南京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这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设计建造大型桥梁的新纪元。

开通运行50年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小修小补已无法保证长期安全运营,大桥封闭维修改造迫在眉睫。经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并报请相关部门批准,2016年10月28日起,我市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全封闭维修施工。如今维修已接近尾声,年底,长江大桥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

重在提高安全性能

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我市有关部门就针对长江大桥维修工程展开了前期研究,最终确定了工程的维修原则:“维持原设计荷载等级、保持原桥历史风貌、提高结构安全耐久性”。

长江大桥维修内容包括公路桥桥梁主体结构改造、桥梁附属工程施工和文物保护修缮三部分。其中,在公路桥桥梁上,将正桥陶粒混凝土桥面板更换为钢制正交异形板,对引桥双曲拱桥拱肋进行加固,更换拱上的填料,纠偏更换引桥T梁桥支座,对混凝土表面缺陷进行处理。全桥的伸缩缝重新设计、更换,机非隔离带防撞护栏也要重新设计、加固,交通监控系统和交通安全设施升级改造。

据介绍,由于长江大桥除了承担繁重的车辆通行功能,还承担着每日几万人次的行人流量,此次维修重在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大桥的安全耐久性。在维修过程中,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以全面提升工程内在质量和外在品位为核心,全力再造一座传承工匠精神的品质之桥。 

科技创新 为工程保驾护航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桥梁的里程碑之作,修缮好、改造好也绝非易事,需克服铁路运营风险、技术工艺攻关、文物修缮保护等多方面的难题。面对严峻考验,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组建由国家院士领衔的专家技术团队,开展“服役50年双曲拱桥加固体系研究、铁路扰动下的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公路正桥改造防护棚架研究、大桥文化艺术挖掘保护”等多个技术研究课题,形成“1+8”科技攻关体系,为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由于既有结构不能改变,在引桥双曲拱桥结构加固中,参建单位采用外包混凝土加大拱肋截面的方式,创新研发压灌结合工艺,确保自密实混凝土质量,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轻质混凝土和配筋混凝土板组合结构,并加大加强横向联系,解决了困扰大桥几十年的承载力横向分布不均衡问题。

在公路桥正桥维修改造期间,为了不影响下方铁路运行,参建单位在铁路上方“量身定做”了新型吊挂式防护棚架,以保障京沪铁路线的安全运营;开展抗扰动混凝土技术研究,解决了车桥耦合扰动影响。

由于改造中长江大桥的“身体”上有许多新老结合的内容,不能完全更换为新结构和新材料,比如正桥上的铸铁栏杆,原先用钢筋混凝土埋置在混凝土桥面上,现在桥面更换为钢制后,要用新的铆固结构将栏杆与钢桥梁结合;玉兰花灯的基础也要重新设计与桥面的连接方式,现在用钢制的法兰盘,再用螺栓和焊接方式固定。 

延续经典 保留历史文化韵味

沥青摊铺施工

南京长江大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不可移动文物。维修中,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以“修旧如故,重塑精品”为理念,对双曲拱桥、大小桥头堡、工农兵群雕、路灯、栏杆等实施修缮。

为让大桥重现昔日雄姿,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弘扬工匠精神,对大桥文物建筑进行全面考证,实施大量恢复试验,仅仅针对桥头堡的外墙面材料,就做了30多种试验样品,力求最大限度达到“原汁原味”;为了让大桥上10米多高的工农兵群雕由内而外恢复原貌,文物保护工程设计组查阅了当年的设计图纸、施工图片,走访多位当年设计者、建设者,最终让群雕层层剥壳,还原“粉妆”本色。

文物修缮工作不仅要找回历史记忆,更要通过品质的传承,延续大桥的辉煌。大桥上每一个部件都非常讲究,全长4588米的公路桥,仅正桥栏杆就有3种,需逐一编号、拆解、除锈、维修;针对缺失的“草原骏马”浮雕,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利用现存的浮雕,借助3D扫描技术,重新制模、浇铸、安装;对6000多米的引桥水刷石栏杆采用新型仿石模铸工艺,恢复原样,同时提高了耐久性,也留住了历史根脉。

玉兰花灯是长江大桥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目前已基本完成修缮。大桥上的玉兰花灯共有299根,由于历经五十年的风雨侵蚀,不少花灯的破损十分严重。为了让花灯恢复原貌,市公建中心对这些花灯逐一编号,并拆解送至江北维修仓库进行裂缝加固、打磨、除锈等修补作业。修补过后,再喷涂增强剂和憎水剂,不仅恢复了玉兰花灯本来模样,也提高了花灯的结构强度和耐腐蚀性。

此次结合大桥维修,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对大桥实施了夜景亮化。玉兰灯的光源从白炽灯更换为节能LED灯,整体亮化以黄白两色为主,红光加以点缀,重点突出桥头堡、雕塑和桥梁主体等部位,既与两岸都市风光相协调,又能反映出原有的历史风貌。 

智能监测 提升工程品质

再现一座“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高品质桥梁是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努力追求的目标。为了消除原有结构及铁路运营安全隐患,参建单位将正桥行车道面板更换为钢结构正交异性板,同时减少27道正桥伸缩缝,提高行车舒适度;引桥桥墩保留原有工艺风貌,增加耐久防护涂装;在双曲拱桥拱肋内增大截面内布设阳极锌块,提高钢筋耐锈蚀能力。

为动态掌握大桥的受力状况,施工过程中,参建单位布设了智能化运营监测系统,增加了正桥检修移动平台,让后期检修、管养等工序更安全便捷,便于大桥日后的“日常体检”。 

施工中,参建单位加大宣贯力度,通过班组班前教育、专题培训等方式,使“安全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于关键工序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制定安全专项预案、研制专用设备;拆除和安装防护棚架前,按照正桥钢桁梁1:1的比例搭建施工人员实训平台,并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施工作业和列车运行情况全覆盖全过程监控,确保涉铁施工安全;为正桥旧桥面板建立三维模型,确定分块大小、吊装位置,确保安全拆除;钢桥面板采用专门研制的无线遥控智能架板机进行架设;采用“对称平衡分区分层”拆除双曲拱桥拱上填料,结合实时监控数据动态配载,确保每个工况下的结构安全稳定。

如今,长江大桥维修工程还剩下公安监控系统、夜间照明系统和交通标志标线尚未到位,预计年底可通车。届时市民可零距离一睹大桥雄伟的身姿,感受大桥崭新的风采。 

(责编:黄竹岩、张鑫)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