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蓬莱 从 农业村 变 公园村
“远上盘山玉路带,白云深处有蓬莱”。
距离贵阳市区10余公里的白云区蓬莱村,山环水绕,青山如黛,犹如人间仙境。
就是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在改革开放初,村民进一次城,来回需要一天的时间。
道路成为了阻碍这个城市近郊乡村发展的最大瓶颈,当地村民只能依靠传统农业艰难地过着日子。
也正因为长时间的交通条件制约,该村保存了完美的生态环境和完整的农耕文化。
然而,当时的生态与文化并未给当地百姓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因为贫穷,该村一度成为后进村、扯皮村。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期和新世纪初,蓬莱村和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百姓获得大丰收。此时,中央提倡“重点围绕农副产品加工和发展优势产品,调整、提高农村工业;结合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然而,蓬莱村没能抓住机遇,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而是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进军,涌向了“打工潮”。
“最高峰期,村里85%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去了,土地大片荒芜”蓬莱村大坝组组长韩先勇说。
直到2011年,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中,蓬莱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条通往市区的便捷通道打破了该村的时空,村民种植的新鲜蔬菜,只需30分钟就可以到达市区的菜场,进入市民们的餐桌。
“这一年,我们在政府的引导下,利用村里的交通地理优势、生态和农耕文化优势,全面启动农业与旅游、农耕文明与生态文明等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建设乡愁浓郁、充满诗意的新农村。”韩先勇说。
通过4年时间的努力,蓬莱村抓住全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机遇,整合各种资源,把蓬莱村从一个传统的闭塞乡村,变成了一个集观光、休闲、生态为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点。该村从传统作物种植向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0年的3000多元跃升至2014年的1.3万元。
2014年,蓬莱村集体筹资30万元,发动党员干部、群众183人集资入股86万元,注册成立“蓬莱仙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包了现代农业展示区的安保、保洁、劳务用工等服务工作,探索“党支部+实体+园区+群众”的富民强村之路。
同时,该村通过创办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农家乐协会等经济实体。集中农民土地资源建设园区,让百姓的资源变资产;集中资金建实体,让资金变股金;集中资源建产业,农民变股东。部分村民成为了园区的工人,四十余户村民开起了农家乐,解决了本地人口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的致富路。
据统计,2017年,蓬莱村入股资金已累计达1170多万元,资金入股股东共389人。到目前,全村发展农家乐餐馆52户、家庭客栈21户、小吃摊位82户,KTV、咖啡屋等10余户,解决就业400多人、创办微小企业30多家,产业发展呈现“一村多业”的状况。
如今的蓬莱村,白墙灰瓦的特色民居、弥漫着香甜的现代农业园区、古色古香的记忆小镇……形成一座灵秀的山水田园大公园,漫步其中,宛如行走在仙境。
蓬莱村只是改革开放40年来贵阳白云区乡村蝶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白云区以蓬莱仙界旅游景区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核心,以“三生四美”(生产乐业、生活幸福、生态宜人、民风淳美、文明德美、乡愁味美、先锋促美)为创建重点,选择景区周边村寨作为市级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进行创建。通过土地流转或入股,发展农家乐、家庭旅馆或出租房屋,或将手中的余钱入股到村集体企业,农民销售土特产,以及带动就业、创业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该区先后建成了牛场乡阿所村大寨等20个市级美丽乡村“提高型”示范点。
今天的白云,一个个美丽村庄相继呈现,基本形成了面上洁净、沿线美丽、一村一特的美丽乡村新格局,农村“脏乱差”和落后贫穷的标签已成为记忆。
白云全区乡村环境的美丽蜕变,不断催生出农家乐、乡村客栈、农业电商、生态农业、农旅融合等美丽经济,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农村逐渐从传统的“农业村”向“公园村”发展。数据显示,白云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68元提升到目前的16511元,增长了242倍;城镇化指数从1978年的24提升到87.5,增长了3.5倍;通村通组公路硬化率从1978年的11%提升到100%。
2018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白云区以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区的更高目标,开启了更高水平、更高要求的乡村振兴新征程。(王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