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有素质拓展,高中、大学有军训,持续几天的“魔鬼训练”,让不少学生叫苦连天。而日前在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2018年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训练营”中,全校392名学生投入为期4天的训练,种种细节令老师和教官动容。
11月9日,学校举行训练营闭幕式。当6、7岁的聋哑学生配合激昂的音乐,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列队跟随教官入场时,好几名教师的鼻尖微微发红。“这些学生听不到任何音乐,全凭余光参考同伴的动作来统一节奏。”轮到盲生入场,孩子们的一只手紧紧扶在前面同伴的肩上,以此“校准”列队整齐度。这种姿势虽打破平衡,可他们的背依然笔挺。
全校特殊学生站成方块队形。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剑梅说,考虑到学生出行不便,学校已经10年没有举办类似的活动。而此次素质拓展,教官团队“驻校”四天,孩子们非常珍惜。“8日那天太阳很大,红旗班的孩子们中午也在太阳坝里不断练习列队和手势。相比普通学生,特殊儿童更单纯、专注、努力。”
这群特殊儿童在训练中专注、努力。
总教官尹建羽坦言,团队也是第一次训练特殊儿童。聋、盲、智力障碍,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差异,训练的头两天,教官和孩子大眼瞪小眼。“盲生分不清前后左右,面对口令,聋生更是一片茫然。”尹建羽认为,这次拓展是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学生和教官用两天时间磨合,双方渐渐变得“默契”——发明一套针对聋生的“手令”;盲生则是在不断练习中分清方向。“我们教他们生活的本领,他们教给我们生活的态度。”
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杨剑梅致辞。
学校为支持此次活动的爱心企业颁奖。
为了尽可能让学生训练充分,训练团队从早上六点过起床,到晚上九点半熄灯,一直跟孩子们在一起。“白天训练,晚上就一起唱军歌,练习内务。”令老师们惊奇的是,经过4天训练,聋生能够叠出“豆腐块”,盲生也能够把毛巾、牙刷、牙膏摆放整齐。杨剑梅说,这次活动旨在让这些学生变得更加自信阳光,精神饱满,品格坚毅。未来,尹建羽所在的素质拓展团队有意向以每年两次的频率来校开展拓展活动,巩固学生的行为习惯。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