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当前,龙江大地乡村振兴号角声声,作为拥有8个乡镇、58个行政村、16.6万农村人口的典型农业区,大庆市大同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同区立足区情、因地制宜,理清路子、迈开步子,齐心协力迅速掀起大会战,以争排头的担当和作为写实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产业融合注入新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没有过硬的产业项目“当家”,乡村振兴无异于空中楼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同区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头炮”,千方百计下好“先手棋”。
结合自身农业产业优势,该区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按照省委“一产抓融合”的要求,瞄准现代农业精准发力,深入实施“两链一服”工程。延伸农业产业链,重点生成拓展玉米、杂粮、果蔬、中草药、肉制品、乳制品等6个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从调结构、优品质、树品牌入手,提升寒地提子、无籽西瓜、板蓝根等一大批农产品跻身“名特优”行列;健全服务体系,投资1000万元建成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辟质检中心、信息发布、市场交易等10个功能单元,为现代农业发展添加“助推剂”。
在做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向效益更好、潜力更大的奶山羊产业聚焦发力。该区突破现有产业特色并不特别突出的瓶颈,经深入调研、多方论证,把全链发展奶山羊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坚持“先筑巢、后引凤”,在林源、高台子、太阳升、老山头4个乡镇建立奶山羊养殖基地,从陕西、山东等地引进核心种群。截至记者发稿,1万只奶山羊落户,明年底有望突破4万只,将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核心种群,为引进大型羊乳制品和羊奶粉加工企业夯实根基。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正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兴起。
美丽乡村释放生产力
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条件,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为此,大同区制定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一手抓生态修复涵养绿色生存空间,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宜居家园,实施“河湖田水林”系统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村屯绿化、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提标。
继村屯道路硬化、村屯绿化、环境美化之后,大同区美丽乡村与经济发展“牵手同行”,有效组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特色元素,生成林源生态小镇72公里环线自驾游、棚室采摘等项目,积极谋划开发全域旅游线路。让“风景”变身“产业”,将“美丽”化为“生产力”,用“青山绿水”换来“真金白银”,通过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年初以来,全区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实现收入近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9%和362%。乡村旅游“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已成为市民消费新热点、农村经济又一增长极。
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力
乡村振兴千头万绪,都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大同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振兴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补短板、强基础,提素质、正形象”主题党建活动,全面加强乡(镇)村两级班子建设。
突出抓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培训,并通过政策扶持、绩效考评双重激励,不断增强宗旨观念和发展意识。目前,全区村支部书记中经济型能人占60%以上,“两委”成员中带富能人占50%。建立人才筛选机制和人才专库管理系统,将320名村级种养大户、创业大学生等实用型人才纳入组织视野,列为重点培养对象。深入实施“百名村级后备干部选任”工程,公开遴选出72名优秀人才担任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
产业项目不断壮大,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基层组织坚强可靠。在激流勇进的时代大潮中,大同区百姓正在分享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