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顶云40年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踏访记
当年摁下手印的其中5位村民。
40年前的今天——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头版整版刊载《“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定产到组,超产奖励”行之有效》两篇通讯,并配发“编者按”,详细介绍安顺地区关岭县顶云公社(现为安顺市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事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
贵州省委坚决支持“顶云经验”。随后,贵州顶云与安徽小岗实行包产到户的首创,得到了中共中央肯定。1978年11月11日的《贵州日报》,由此被贵州基层干部群众称为省委“11号文件”。
“顶云经验”彰显了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
40年后,改革开放再出发,成为新时代的奋进最强音。本报记者回访顶云,探寻40年来贵州干部群众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发扬“顶云精神”,并将之丰富升华成“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贵州精神的轨迹。
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头版整版刊载《“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定产到组,超产奖励”行之有效》。
11月8日,初冬黄昏,归鸟还巢。
在关岭县城经营百货的顶云街道石板井村村民陈景驾着轿车,与妻子一道回家。
淘米、洗菜、做饭。一个小时后,做生意的儿媳、读书的孙子相继返家。一家人边吃饭边聊天,温馨惬意。
饭后,陈景和妻子和往常一样,出门散步,走出楼房鳞次栉比的村庄,横穿六车道的灞陵大道,来到顶云经验纪念园。
陈景说,这里是全村人的休闲去处,更是全村人的精神家园。
高大的顶云经验纪念碑,耸立在休闲广场中央。
碑座正前方,镌刻着陈高忠、陈忠富、陶天云、罗国民、罗定尧等推动“定产到组”的老人们的画像,碑座另三面,是《贵州日报》1978年11月11日登载《“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新闻的片段摘录。
陈忠富,便是陈景的父亲。“北有安徽小岗,南有贵州顶云”,顶云这个万山丛中的小地方,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符号,这让陈景和所有顶云人倍感光荣和自豪。
(责编:郜林筱(实习)、陈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