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甘肃 » 正文

全球报道:民营美术馆 智识促新的发展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民营美术馆:智识促新的发展之路(逐梦40年)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是美术馆发展的基础;社会各领域开
原标题:民营美术馆:智识促新的发展之路(逐梦40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是美术馆发展的基础;社会各领域开放促进了文化艺术交流,带来美术馆专业化发展的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培养和促进了美术馆有序进步。民营美术馆建设作为这一进程中的有益文化探索,是见证改革开放40年发展的一个典型侧面。

40年间,民营美术馆经历了萌芽、探索、繁荣、专业化有序发展等多个阶段,逐步建立了非营利性美术馆的运营管理模式,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民营美术馆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中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路径和管理模式的探索。非营利性美术馆管理模式的建立、规范和推广,将提高大众的文化审美水平、公益意识,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生态健康有序发展,对文化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推动中国公共艺术教育事业进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改革开启专业模式

改革开放提高了大众审美认知,使人们产生对专业美术馆的需求,美术馆专业化功能逐步完善,“收藏、展览、学术研究、教育推广、社会服务等,成为美术馆完成使命的基本要求”。

1991年,新型美术馆——炎黄艺术馆开馆,成为第一家民办公助性质的大型公益美术馆。1997年,第一座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开馆,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委托华侨城集团代管。这两个美术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美术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批企业家率先投身民营美术馆建设,创立了天津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成都上河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等等。这些企业家大多是艺术爱好者或曾是艺术家,所建美术馆以企业房产作为场地,主要运营资金源于企业,营业执照也是企业性质,本质上仍然是“画廊+艺术陈列室”。正因如此,这一时期成立的美术馆后期大多没有逃脱“陨落”的命运。

2006年,今日美术馆经过转型,成为第一家民办非企业、公益性美术馆,标志着比较符合国际专业标准的民营美术馆出现。除明确的注册属性外,今日美术馆在艺术教育、学术梳理、专业展览等方面,均形成公益性运营模式,这种模式后期逐渐成为民营美术馆主流发展模式。随着产业转型带来各领域内的投资冲动,大批民营美术馆相继涌现,数量与分布范围迅速扩增。

2008年后,民营美术馆逐渐进入快速、多元并逐步规范化的发展时期。无论是政府监管机构还是民营美术馆的母体,都逐渐意识到非营利性美术馆模式对美术馆发展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规范运营的民营美术馆以其灵活的运营优势,不断影响着文化产业发展。美术馆成为艺术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的中心,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有价值的艺术资源,带动了会展、拍卖、商业设计、文化衍生品、影视、旅游、城市设计等多类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促成文化艺术生态的整体推进。例如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艺仓美术馆、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广东时代美术馆等。

民营美术馆扩大了美术馆受众范围,丰富了展览数量、质量,使我国艺术发展呈蓬勃态势。截至2018年6月,全国范围内国有、民营各级各类美术馆据估算超过1000家,还有大量美术馆正在建设中。民营美术馆得到了社会公众极大认可。据统计,2017年度上海市最受欢迎的十大美术馆中,龙美术馆、艺仓美术馆等民营美术馆占据7席。

智识促进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美术馆经历了多样的发展时期,从最初展览馆的简单形态,发展形成专业化美术馆体系。2006年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成立后,更是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了中国美术馆行业规范的建立。

收藏体系建设方面,一些民营美术馆有了长期收藏资金计划,从无序到有序,从单纯的兴趣收藏到建立基于学术研究定位的专业化收藏,民营美术馆成为中国公益性艺术收藏体系的一部分。

学术研究方面,民营美术馆拓展研究范围,丰富研究手段,开始自觉自主寻找本馆定位,以形成深度的学术研究体系。规范的美术馆公益性资金模式为民营美术馆长期坚持学术体系研究提供了保障。

公共教育方面,美术馆智识系统的建立,提升了人们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在思考过程中理智地判断艺术价值,从而在认知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是未来美术馆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目标。智识系统是指向全方位、多层面、广范围的开放式美术馆运营和学习系统。美术馆通过智识系统开放艺术边界,鼓励跨学科研究,不断产生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学术研究展览形式。随着信息网络科技和大数据的发展,美术馆的智识系统也必将构筑出新的智识服务社会的维度。

运营模式方面,非营利性美术馆作为艺术的非营利性机构,与商业艺术机构的非营利模式不同。艺术的非营利机构获得社会资金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美术馆的专业化发展,构建艺术文化价值;商业艺术机构的非营利模式,是为了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与社会影响力,最终获得商业价值。40年来,民营美术馆逐步形成规范的艺术非营利机构的公益运营模式,推进了大众对于公益文化事业的认识。

对外交流方面,改革开放极大增加了社会各领域与全世界交流对话的机会,民营美术馆的发展也推进了美术馆领域的国际化进程。40年来,民营美术馆在加强国际交流、传播中国文化、获取国际艺术资源方面体现出独特优势,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精神。

政策引领多彩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管理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民营美术馆建设发展。40年来,政府逐步规范并不断完善民营美术馆管理制度,陆续出台顺应美术馆发展潮流的各项政策,指导民营美术馆的非营利发展进程。

首先,规范准入管理。2014年,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民办博物馆设立的指导意见》,对民办博物馆的设立、举办者责任、藏品管理等提出专门要求。2017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从加快制度建设、提高办馆质量、完善扶持政策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导意见。这些政策成为民营美术馆实现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加大帮扶力度。2012年,《文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实施意见》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捐建或捐资助建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全国美术馆发展扶持计划、全国美术馆优秀项目评选、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等活动中,主办方对民营美术馆、艺术机构等一视同仁,并给予必要的专业指导。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设置专项资金、给予财税优惠等方面均有积极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美术馆作为推动中国公益文化事业进程的重要角色,在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持续内生演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之路。民营美术馆催生出的非营利性美术馆运营模式,其公益性特征决定其必将成为下一个40年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而民营美术馆这40年间的求索,也将成为历史中值得珍藏的记忆,历久弥新。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责编:邵兰、王彤)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