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城”初具模样、绿色化工焕发勃勃生机、服务业首次占据地区经济半壁江山……为加快打造“沿海率先发展创新示范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今年以来,沧州市聚焦转型升级、动能转换,一手抓集中一个园区、编制一个智能改造计划等“六个一”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手在承接京津项目、创新驱动中塑造新的主导产业,全力壮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绿色化工、生物医药、主题旅游、时尚服装服饰和现代物流“六大新动能”,培育激光及智能制造等“五大新引擎”,数个新的产业集群正快速崛起。
重点项目带动,打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通过承接北京项目转移塑造新的主导产业,让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在沧州迅速聚集成型。不久前,北京汽车制造厂成立60周年暨百万辆越野车下线仪式在北汽集团黄骅分公司举行。自2013年北汽集团生产基地搬迁至黄骅以来,要素优势得到体现,生产持续向好,尤其去年公司研发的威旺新能源物流车,正式下线后取得不俗的成绩。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河北省引进落地的高质量、大体量产业协同项目——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投产两年来产量已累计突破26万辆。以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和北汽集团黄骅分公司两大汽车基地为支柱,沧州大力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加快高端汽车、节能汽车、专用汽车、关键零部件、汽车装备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整车及零部件全产业链。
发展绿色化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在任丘市,河北省首个千万吨炼油项目——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工程建设已全面完成,转入生产开工阶段,今年11月份投产后,公司炼油加工能力将由现在的每年500万吨提高到1000万吨,每年可供应北京新机场170万吨航空煤油。另外,沧州渤海新区合成材料基地建设、鑫海化工质量升级扩建等项目也已取得重要进展。为促进绿色化工产业发展,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沧州正在推动形成以原油加工为源头,精细化工和终端应用产品为延伸的产业链条,将化工产业向园区集聚,优化产业布局。
创新机制,建设京津冀生物医药区域合作示范区。眼下,在位于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北京郎依制药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一批批原料药被源源不断运往北京总公司。通过在国内首开“生产在河北、监管在北京”的跨区域管理体制先河,总投资438亿元的137家京津冀药企竞相落户。着眼到2020年形成千亿元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沧州加快推进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天津·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基地园区建设,已承接一批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
整合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做优做强主题旅游。不久前,沧州渤海新区南大港产业园区恒大文化旅游城项目奠基,计划投资超百亿元。整合本地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大运河、渤海湾和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等自然、文化资源,沧州推出东部沿海文化游、西部历史文化游、中部大运河文化游。立足推进主题旅游业发展,沧州市围绕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旅游业成为孕育新增长点的“孵化器”。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765.6万人次,同比增长29.2%,旅游综合收入68.1亿元,同比增长37.2%。而以旅游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三次产业结构中,首次占据地区经济“半壁江山”,达到50.1%。
全产业链承接北京服装服饰产业转移,加快培育时尚服装服饰产业集群。继7000多家北京商户落户沧州东塑明珠商贸城后,今年8月16日,随着大红门早市关停,第二批4000家北京商户转战沧州,同时承接的北京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百家新厂在沧州明珠服饰产业特色小镇集中开工。立足全产业链承接北京服装服饰产业转移,整合提升原有的针纺、皮毛等产业,构建从辅面料、针织品到服装设计、生产、批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新业态,沧州发力打造时尚服装之都,又一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峥嵘初露。
依托港口、交通和区位优势,海陆内外联动打造现代物流产业。沧州黄骅港所在的渤海新区、沧州主城区的新华区、沧州最西端的肃宁县,相隔均超百公里。但在沧州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分布图上,这三地却汇集了125家重点物流企业,34家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以黄骅港、肃宁保税物流园、朔黄铁路等为依托、连接,沧州东西物流“大动脉”正带起物流大产业。沧州市依托港口、交通和区位优势,推进大宗商品物流向综合性现代物流转变,低端物流向高端物流转变,努力建成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物流产业基地和京津冀城市群重要的物流产业支撑基地,目前产业发展势头喜人。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50.8亿元,同比增长9.4%。
在壮大六大新动能的同时,沧州大力培育激光及智能制造、先进再制造、电子信息及应用、航空航天技术、清洁能源“五大新引擎”。目前,以运河区激光产业园、高新区国际机器人产业园、河间“京津冀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等为代表的园区乘势而起,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记者张岚山、戴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