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月部分金融数据不及预期 M2同比增8%
新京报讯(记者 宓迪)10月部分金融数据不及市场预期。有机构分析认为,结合此前公布的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宽松预期增强,降准等政策仍有很大操作空间。
M2同比增8%
具体来看,央行今日发布的10月金融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9个百分点。
另外,狭义货币(M1)余额54.01万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3个和10.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01万亿元,同比增长2.8%。当月净回笼现金1148亿元。
中信证券研报称,10月初央行虽然启动了降准措施,但住户存款和企业存款仍表现为减少。受此影响,M2进一步下滑。此外,财政存款增幅较大对M2也产生了一定的拖累。
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970亿元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字,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970亿元,同比多增338亿元。对比来看,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8万亿元,同比多增1119亿元。
中信证券报告指出,受国庆节假日影响,一般10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都较其他月份较低,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虽略低于预期但同比仍多增338亿元。近期监管虽引导加大信贷投放,但政策的传导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此外据初步统计,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716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7141亿元,同比多增506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800亿元,同比多减75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49亿元,同比多减992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273亿元,同比多减229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53亿元,同比多减46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381亿元,同比少10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净融资868亿元,同比少44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76亿元,同比少425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2018年9月起,人民银行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了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总体来看,据Wind资讯,新增人民币贷款创2017年12月以来最低,而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了2016年7月以来新低。10月M2、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不及预期。
下阶段货币政策怎么走?
海通证券研报指出,总体来看,10月社融增速继续下降,且信贷同比增长明显放缓,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要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未来将进一步支持改善民企融资,也反映了当前融资面临的较大困境,因而货币宽松预期增强,降准等政策仍有很大操作空间。
中信证券研报称,总而言之,虽然近期监管出台了信贷鼓励措施,央行执行了新一轮的降准,但政策的传导仍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来看尚未在金融数据中得以显现,市场对于宽信用信心仍不足,因而在信用扩张通道打通以前央行仍将以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共同发力,此外未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仍是政策关注的重点问题,降息政策或可期。
上周五央行发布的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及,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紧适度,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动态预调微调。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对报告透露出的信息,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央行二、三季度货币政策操作思路较为连贯一致,但经济下行压力已经引起重视。
该报告分析,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全文中,共出现5次“经济下行压力”字眼。这个关键词从未出现在2018年前两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即便在较早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经济下行”也很少在同篇报告中,被如此高频地用来描述当时的经济,这说明未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持续较长时间。
而银河证券研报认为,目前货币政策对于实体经济来讲,不是价的问题,也不是总量的问题,而是货币传导机制结构性问题,不能通过总量政策解决。相比于二季度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三季度将“有效性”改为“灵活性”,表明下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灵活,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动态预调微调。
新京报记者 宓迪 编辑 刘晓阳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