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沪铁路常州站南北广场一体化改造工程投入使用
记者昨天从我市铁路民航事务管理中心获悉,历时两年多时间施工建设,今天,京沪铁路常州站南北广场一体化改造工程项目将以全新面貌正式投入使用。今后,南北广场的站房将实现互联互通,乘客从两边都可以购票、候车、进站。
此次工程不仅令火车站南北站房无缝衔接,南广场候车大厅也经过了一番改造,功能完善度以及给旅客的感受度都达到了新高。无论出发还是到达,旅客都能以最短的时间和距离完成各项流程。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近年来定位于“城市客厅”的客运枢纽,以争当常州高质量发展的一张响亮名片为目标,始终围绕市民出行和外来旅客的感受度不断提升,贴心的服务、不断推出的新举措,把“出行”和“文明”“舒适”“快捷”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着力塑造高质量的管理明星城市和旅游明星城市添彩。
南北一体、无缝换乘步行5分钟就可到达对面广场候车
京沪铁路常州站是京沪线上的重要车站,也是沪宁城际铁路的主要车站,常州火车站被铁路划分为南广场和北广场,早前,南、北站房分开运营。
常州站南北广场实现立体化打通
据介绍,南站房建于1995年,南站房为京沪铁路的配套站房,主要服务于乘坐T、K及少量D字头列车的旅客。
北站房为新建站,为沪宁城际铁路的配套站房,主要服务于乘坐G、D字头列车的旅客,北站房设施较新,旅客较多,但候车厅不足。
改造前,南北广场仅有一条社会公共通道联系,社会公共通道离车站进出口较远,不利于旅客的方便快捷出行,而且还经常出现旅客把常州站北广场和京沪高速铁路常州北站相互混淆的情况。
为促进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形成常州火车站南北站房的有效衔接,提升窗口服务和综合形象,2016年,京沪铁路常州站一体化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总投资约4亿元,由市铁路办配合上海铁路局负责实施。
常州站一体化改造工程主要的工程包括:新建“一”字形非付费通道1座;新建进站天桥1座,与沪宁城际铁路进站天桥接通;新建出站地道1座,与沪宁城际铁路出站地道接通;站房改造约1.5万平方米,雨棚改造约2万平方米等。
新建的天桥、地道让南北站房互联互通
近日,记者来到常州火车站南广场,对进站、过闸机、候车、上车等多个环节进行了体验。
记者看到,改造后的常州站南站房外观上变化最大的,是新增了长56米、宽10米的进站门斗,内部设置有两条实名验证通道和两个安检区域,改善了老站房入口处空间拥挤局促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旅客进站乘车的效率。
候车大厅总建筑面积达到18600多平方米,中央为休闲大厅,东西两侧分为两层,共4个候车室,候车面积比以往增加了近20%。大厅的吊顶、墙面、地面、屋面都经过了翻新,正对进站大门处设有列车时刻大屏。厅内新增10台自助售票机以及10部电梯。南北广场之间架设了东侧的“一”字形非付费通道和西侧的进站天桥,将两个广场二层的候车室打通。
过去,南北广场的旅客互通,需步行约20分钟走地下的社会通道,而如今,旅客从两边都可购票、候车、进站,凭票从二层候车厅过闸机,走“一”字形非付费通道进入对面候车厅,全程只需5分钟。若列车发车在即,可通往站台天桥,直接下站台乘车。
此次改造工程还新建了1座出站地道,常州站改造工程项目部项目总工潘湘东介绍,到达常州的旅客下车后,不需要出站就可从该地道行走至对面的广场换乘。
此外,站台还新建了小雨棚以及18米高的白色大雨棚,实现了旅客从进站到上车全程遮风避雨。
为了温暖出行旅客的“最后一公里”,常州站在南站房候车室一楼内新增一处“常悦580”雷锋服务站,为广大旅客提供问询答疑、服务预约、接送站办理、帮困助残、寻人寻物等服务,服务站内还设有哺乳室。
记者了解到,到今年12月底,预计整个常州站开行列车有望达到170对。需要提醒的是,为避免漏乘列车,乘客需要按照检票信息到指定区域候车。此外,北站房在23∶00至次日6∶00进行检修维护,夜间北站房进、出站口关闭并停止运营,乘坐普速列车的乘客仍然要从南站房进、出站。
(责编:黄竹岩、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