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天府大道成都大魔方项目工地上,50多人围着两台挖掘机,拿出手机拍照、扫码、提问。这是“全国第十二次机动车污染防治协作网工作会议”组织的现场观摩。吸引与会的全国48个省、市环保人员关注的,是成都在全国创新推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标志管理。
据成都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技术保障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6月1日起,成都开始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备案登记和标志管理。非道路移动机械须扫“二维码”录入信息后,方可进场作业;禁止未取得排放环保标志的、不符合排放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入施工现场。除了车窗上环保局统一发放的二维码环保标识,车尾还有喷涂的编码。检测人员拿出手机,打开成都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监管平台的微信小程序,在机械备案模块中输入一台挖掘机身上的11位编码,就能查到这台设备的机械种类、环保标识码、进场时间、长什么模样。
“有了这个环保标识和编码,就相当于给挖掘机发了一张身份证。”
一位来自北京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之前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方面基本是空白,如今成都率先填补上了这块空白,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来自佛山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让他们印象更深的是成都八部门联动,一起来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的问题。他表示,成都的管理思路和惩罚机制值得借鉴学习,成都采用的信用积分制度,对施工单位威慑力更强。
据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成都通过备案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约有3.2万余台,已有2.8万台领取了环保标识和身份“编码”,今后环保部门将通过采用电子标签、电子围栏、排气监控等技术手段对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在线监控管理。同时,“成都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监管平台”也已正式投用,今后还将向建设、城管、交通、房管等行业主管部门开放。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